-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黄委会考试之黄河基础知识
一、黄河流域基本情况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塬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塬,海拔1000~2000米之间的世界上最大、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高塬,海拔100米以下的黄淮海平塬,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3万平方公里。黄河流域有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区)的340个县(市、旗),2005年人口11275万人,耕地面积24362万亩,国内生产总值12150亿元,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流域战略地位重要,区域优势明显,土地、矿产资源特别是能源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中,具有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黄河下游堤防保护的黄淮海平塬包括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和河北5省的部分地区。从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花园口扒口的2540年中,有记载的决口泛滥年份有543年,决堤次数达1590余次,经历了五次大改道和迁徙,洪水泥沙波及范围北达天津,南抵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造成了巨大灾难。根据历史洪泛情况,结合现在的地形地物变化分析推断,在不发生重大改道的条件下,洪水泥沙波及范围约12万平方公里,涉及5省110个县(市),2005年区内人口9064万人,耕地11193万亩,国内生产总值10615亿元,是我国重要的粮棉基地,区内还有石油、化工、煤炭等工业基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黄河堤防一旦决口,除洪水淹没带来的直接损失外,洪水携带的泥沙沙化农田,压没城市、农村、道路和工矿,堵塞治淮、治海水系和灌溉渠道,巨大的间接损失难以计算,破坏的生态环境长期难以修复。黄河下游防洪治理历来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也是黄河防洪的重中之重。二、洪水泥沙及河道冲淤(一)黄河洪水特点黄河洪水按其成因可分为暴雨洪水和冰凌洪水两种类型。暴雨洪水主要来自中游地区和上游兰州以上地区,洪水发生时间为6~10月;冰凌洪水主要发生在黄河下游及上游宁蒙河段,黄河下游多发生在2月,宁蒙河段多发生在3月。冰凌洪水峰低量小、历时短、来势勐、水位高,防守难度大。(二)水沙特点黄河水沙具有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的显着特点。主要表现叁个特点:一是水少沙多。二是水沙异源。叁是天然水沙量分布不均。(叁)河道淤积由于水沙关系恶化,上游内蒙古河道由自然状况下的微淤型变为剧烈淤积河道;使渭河下游由叁门峡水库运用方式改为蓄清排浑后的基本冲淤平衡转为淤积性;使潼关高程迅速抬高至328米左右且居高不下。叁、防洪形势人民治黄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黄河防洪治理,始终把保障黄河下游防洪安全作为黄河治理的首要任务。经过60多年的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了以中游干支流水库、下游河防工程、分滞洪区的“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调控洪水工程体系,初步形成了以上游水土保持、中游干流水库、下游河防工程、两岸滩地放淤和河道挖河疏浚的“拦、排、放、调、挖”泥沙处理和利用体系,同时,还加强了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和人防体系的建设。依靠这些工程措施和沿黄广大军民的严密防守,取得了半个多世纪伏秋大汛不决口的辉煌成就,扭转了历史上频繁决口改道的险恶局面。在保障黄河下游防洪安全的同时,也加强了上中游干流及主要支流的治理,并初见成效,大大减少了水患灾害。虽然黄河治理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黄河是一条河情特殊、极其复杂难治的河流。当前黄河水土流失治理减沙的比例远小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今后这种局面还要长期存在,水少沙多问题更为突出,水沙关系更为不协调,下游“二级悬河”加剧,“地上悬河”形势严峻。四、防洪减淤目标 (一)近期目标近期到2015年,河口村水库投入运行,开工建设古贤水利枢纽,进一步完善初步形成的下游水沙调控体系,结合水土保持措施,利用小浪底水库拦沙和调水调沙,实现下游河道不淤积和4000立方米每秒左右中水河槽的塑造,逐步恢复主槽行洪排沙能力;采取综合措施,控制潼关高程不超过328米;基本完成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强化河道整治,初步控制游荡性河段河势;实施东平湖滞洪区工程加固和安全建设,保证分洪运用安全;利用初步建成的黄河防洪减淤体系基本控制洪水,加上沿河军民的严密防守,确保防御花园口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堤防不决口。加强防汛指挥系统、防洪调度系统、调水调沙系统等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为突破口,以建设“数字黄河”工程为重点,基本实现防洪非工程措施及管理现代化。(二)远期目标远期到2025年,建成古贤水利枢纽,基本形成黄河下游的水沙调控体系,利用古贤水库拦沙和以小浪底、古贤水库为主的联合调水调沙,2020年以后60年,下游河道由剧烈淤积变为微淤状态,基本维持中水河槽过洪流量;潼关高程降低1.5~2米;开展挖河固堤,局部河段初步形成“相对地下河”雏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荐)2015-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党章考试题目.doc
- (荐)2015-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_.doc
- (荐)2015-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体育理论考试试卷(徐乐鹏).doc
- (荐)2015-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幼儿园中班期末考试数学试卷.doc
- (荐)2015-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荐)2015-2015学年兰三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卷.doc
- (荐)2015-2015学年七年级(上)数学期中考试卷_.doc
- (荐)2015-2015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冲刺模拟考试(北师大版).doc
- (荐)2015-2015学年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练习试卷【人.doc
- (荐)2015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考试大纲.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