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更多考试信息请上航帆网查询!
航帆培训祝您生活愉快!
热点时评“大学生租房”
针对近期大学生在校外租房居住所引发的多起安全事件,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规定大学生原则上不允许擅自在校外租房居住。广东省对此作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对在校外租住屡教不改者开除。一时间,关于“大学生应不应该在校外租房”、“教育部门制定这项规定到底合理不合理”的讨论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对此,公众是怎么看的呢?
??25%的公众明确支持教育部门的这项新规定,他们认为,“学生就应该住在学校,这样也确实会安全一些”。与之相反,39%的公众表示了反对,在他们看来,大学生早就是成年人了,各方面都应该自立了。当然,还有36%的公众没有明确表态,他们觉得,具体情况应该具体对待,不能“一刀切”。
??这项由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中青在线合作进行的在线调查开始于8月10日21时25分,截至13日14时40分,共有2190人参与,其中在校大学生1506人。
??在这些回答者中,有94%的人确认身边有在校外租房居住的大学生,还有一半的人知道有学生因为在校外居住发生了安全问题。教育部门新出台的这项规定出发点也的确是学生安全第一。但是一律住校的规定能否真正落实,也是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
??44%的公众表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校外租房的现象不可能被有效遏制。相反,两成公众对此表示乐观,他们认为,只要管理严格,就一定能落实。还有26%的公众提到了客观条件的限制,因为“有的学校住宿条件不足,肯定很难落实”。
? “从社会系统的角度讲,大学生应该住在学校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但是,由于学校的扩招,势必造成学校宿舍的不足。部分学校并不完全具备学生住宿的客观物质条件。”
??学校住宿条件不足,这是学生在校外租房的主要原因吗?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学校不提供宿舍,需要学生自己解决”的比例只有1%。
??既然绝大多数学生在学校都有宿舍,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再花一份钱在校外租房呢?调查显示,四成的人表示,出来租房是为了“和男(女)朋友住在一起”,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在校外居住“生活更加便利”,还有22%的人“希望能清静一点不受打扰”。
??可以说,大学生在校外租房已经不是个别的现象了,学校附近的居民住宅也早已成为房屋租赁市场上的“抢手货”。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除了“严格禁止”之外,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周教授表示,不能简单地一刀切地规定学生不许在外租房,而是应该加以引导。他还特别提到了许多家长最担心的同居问题。“对于大学生婚前同居,我的态度是反对、不赞成,但不禁止。我们应该做的是,如何让他们安全度过这个同居的过程。要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性教育,不要让他们因为不知而犯错误”。
热点时评“闯黄灯”
从1日零点起,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的修订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和《机动车登记规定》正式实施。新规加强了对闯信号灯的处罚力度,其中,“闯黄灯扣6分”的规定这两天引来网友吐槽。
一项新规推出引发争议,是很正常的。特别是当这一新规,不仅相对以前有着很大突破,而且影响者众多时,引发争议更是必然。针对“闯黄灯扣6分”引发的争议,公安部也回应称,“新交规实施首日多地事故大幅下降”,并表示,“对一些网友反映的交通信号设置问题,公安交管部门将认真听取意见,积极采纳、不断改进”。这一态度值得肯定。
每一个批评的声音都值得尊重,特别是很多人联系自身、直言不是,很有启发性。以自身视角看待问题,能够见人之所未见,但也可能陷入利益偏见。当前对闯红灯的争议就是如此。
每一项新法的实施,由于改变了以往的权利义务配置,都会给人们带来某种“不适应感”,就像新车上路一样存在磨合期,包括民众情感上的认同磨合。度过这种磨合期,不仅需要充分的法律普及教育和民众的自觉守法意识,也需要执法部门充分的信息公开与沟通,通过更多合法合理性阐释,让公众尽快认同新规则。
任何法律都需要被尊重、被服从,尊重与服从的前提是法律本身获得广泛认同和正确理解。对交通法规的实施而言:尊重法规,就是尊重生命;交规严一点,生命便更有保障。为此,向社会公开“闯黄灯受罚”立法的过程信息,充分阐释部门规章形成的价值取向与目的初衷,引导民众正确理解部门规章的立法精神,消除人们对执法的不必要担忧,是尽快度过磨合期的重要工作。
当前,新交规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人对涉及自身权益的规范“拍砖”,有人从合法性角度“吐槽”。说穿了,多数司机对闯黄灯罚则的不满,是担心没有技术条件支撑,这项规则执行起来会大打折扣。新交规对遮挡号牌、临时号牌等都很严格,但公众唯独对闯黄灯颇有微词,这在提醒交管部门,实施这项规则之前,做好技术支持,法规执行才更具正当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荐)2015年上海公选考试案例分析题8.doc
- (荐)2015年上海公选考试案例分析题10.doc
- (荐)2015年上海公选考试案例分析题11.doc
- (荐)2015年上海公选考试案例分析题12.doc
- (荐)2015年上海公选考试案例分析题13.doc
- (荐)2015年上海公选考试案例分析题14.doc
- (荐)2015年上海公选考试案例分析题15.doc
- (荐)2015年上海公选考试案例分析题16.doc
- (荐)2015年上海公选考试案例分析题157381527.doc
- (荐)2015年上海公选考试案例分析题1338951512.doc
- (荐)2015年云南省公务员招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习题1.doc
- (荐)2015年云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习题(多选题).doc
- (荐)2015年云南省昭通事业单位考试考前模拟题.doc
- (荐)2015年云南省政法干警考试练习题八.doc
- (荐)2015年云南省政法干警考试练习题二.doc
- (荐)2015年造价员考试练习题及答案汇总.doc
- (荐)2015年造价员考试试题.doc
- (荐)2015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网上模拟试卷_免.doc
- (荐)2015年长沙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选调)考试综合知识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二.doc
- (荐)2015年长沙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选调)考试综合知识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三.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