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遗传学 报, 18(6);481-484,1991
Acta GeneticaSinica
云南10个民族红细胞酸性磷酸酶型分布调查
邹浪萍 中滨1)曹志敏2)张怀谊
(云南省玉溪地区公安处 653100)
用淀粉凝胶电泳法对云南省汉族及9个少数民族的红细胞酸性磷酸酶 (ACPI)的表型分
布进行了调查,检出ANBA和B3种表型,计算得云南汉、彝、白、傣、瑶、侃、哈尼、布朗、基诺和
拉枯族ACPA,IACPa的基因频率依次为0.2067,0.7933;0.2406,0.7594;0.2341,0.7659;
0.3750、0.62,0;0.2300,0.7700;0.2727、0.7273;0.3594、0.6406;0.3036、0.6964;0.2381、
0.7619和0.4474,0.5526。未发现ACPa基因及其它稀有基因。研究表明,ACP。表型的分
布存在着一定的种族与民族差异。
关键词 红细胞酸性磷酸酶,基因频率,表型分布,民族,电泳
自1963年 Hopkinson等首次发现红细胞酸性磷酸酶 (ACP,)的遗传多态现象”〔以
来,作为一种重要的遗传标记,ACP;已引起人类遗传学家,民族学家及法医学家们的普
遍关注,并在人类群体遗传学的有关研究,法医学的亲子鉴走与个人识别等方面得以应
用1]〔。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许多民族的ACP‘分布资料迄今尚属空白。为此,我们
对云南10个民族的ACP,型分布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作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材 料 和 方 法
血样随机取自10个民族三代均无异族通婚史,也无血缘关系的健康献血员.采血地
区有:汉族,云南省玉溪市和漱江县;彝族,云南省峨山县小街区;白族和哈尼族,云南省
元江县因远区;傣族,云南省新平县水塘区;瑶族,云南省A腊县瑶区;布朗族,云南省励海
县打洛镇;基诺族,云南省景洪县基诺区;侃族及拉枯族,云南省澜沧县。在7个民族中献
血者是当地农民。汉族、白族和哈尼族为职工或学生。取静脉血或手指血少许涂于干净
纱布上晾干制成血痕样本,于一20℃保存备检,电泳方法基本同文献tSao
结 果 与 讨 论
云南省is个民族群体ACP:表型分布,基因频率见表1p
经吻合度检验,观察值与期望值十分接近 P(>0.25),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
定律。
结果表明,ACP:在所调查的10个民族中,绝大多数有较高的个人识别能力和较好
的分配频率,这对 ACP:在法医学的个人识别或亲子鉴定中的应用颇为有利。
本文调查的10个民族群体均检出A,BA、和B3种表型,受 ACpAI与 ACPf两个
本文于1989年 12.月1la收到。
均 昆明医学院法医系。
s)云南大学法律系。
斗8止 遗 传 学 报 18卷
表1 云南省10个民族红细胞 ACP表型分布及签因频率
Table;1 DistributionofphenotypeandgenefrequenciesofACPin10
nationalitiesofYunnanProvince
ACP表型 基因频率
民族 调查数
Phc-notypesotACP Genefrequencies x1
Natir_-nality Number AA BA BB ACPA ACP。一
汉族 Han 208 10(8.q),‘ 66(68.2) 132(130.9) 0.2067 0.7933 0.2162
彝族 Y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玉米(Zea mays L.)过氧化物酶编码基因px和冷调控蛋白编码基因cld的物理定位.pdf
- 玉米8个栽培亚种(类型)的核型和C-带带型的比较研究.pdf
- 玉米CMS-S材料雄花育性不稳定性与线粒体S类质粒相关性的研究.pdf
- 玉米CMS材料线粒体DNA遗传多型性的研究.pdf
- 玉米CMS线粒体DNA R多型性分析及物理图谱构建.pdf
- 玉米cyclinⅢ基因的染色体原位杂交物理定位.pdf
- 玉米Ht1基因的抗病效应).pdf
- 玉米mir1基因在玉米和薏苡中的比较物理定位.pdf
- 玉米P25自交系抗锈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及SSR分子标记定位.pdf
- 玉米pepc基因在杂交转育的转基因水稻后代中的传递和表达特征.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