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0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pdf

  • 1255
  • 0
  • 约4千字
  • 约 8页
  • 2017-09-04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 5009.4-2016
  •   |  2010-03-26 颁布
  •   |  2010-06-01 实施

GB 500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pdf

  1. 1、本标准文档 共8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4. 4、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5009.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 Determination of ash in foods 2010-03-26 发布 2010-06-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 GB 5009.4—2010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T 5009.4-2003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和GB/T 14770-1993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与GB/T 5009.4-2003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本标准不适用淀粉及其衍生物中灰分的测定; ——按照样品不同灰分含量,修改了称样量; ——按照GB/T 14770-1993增加了含磷量较高的豆类及其制品、肉禽制品、蛋制品、水产品、乳及 乳制品中灰分的测定; ——修改了计算公式; ——修改了精密度。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5009.4-1985 、GB/T 5009.4-2003 ; ——GB/T 14770-1993 。 I GB 5009.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除淀粉及其衍生物之外的食品中灰分含量的测定。 2 原理 食品经灼烧后所残留的无机物质称为灰分。灰分数值系用灼烧、称重后计算得出。 3 试剂和材料 3.1 乙酸镁[(CH COO ) Mg·4H O )]:分析纯。 3 2 2 3.2 乙酸镁溶液(80 g/L ):称取 8.0 g 乙酸镁(3.1 )加水溶解并定容至 100 mL,混匀。 3.3 乙酸镁溶液(240 g/L ):称取24.0 g 乙酸镁(3.1 )加水溶解并定容至 100 mL,混匀。 4 仪器和设备 4.1 马弗炉:温度≥600 ℃。 4.2 天平:感量为 0.1 mg 。 4.3 石英坩埚或瓷坩埚。 4.4 干燥器(内有干燥剂)。 4.5 电热板。 4.6 水浴锅。 5 分析步骤 5.1 坩埚的灼烧:取大小适宜的石英坩埚或瓷坩埚置马弗炉中,在 550 ℃ ±25 ℃下灼烧 0.5 h,冷却至 200 ℃左右,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30 min,准确称量。重复灼烧至前后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 0.5 mg 为恒重。 5.2 称样:灰分大于 10 g/100 g 的试样称取2 g~3 g (精确至0.0001 g );灰分小于 10 g/100 g 的试样 称取 3 g~10 g (精确至0.0001 g )。 5.3 测定 5.3.1 一般食品 先在电热板上以小火加热使试样充 液体和半固体试样应先在沸水浴上蒸干。固体或蒸干后的试样, 1 GB 5009.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