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父亲”演讲稿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心目中的父亲”演讲稿1 “我心目中的父亲”演讲稿1 1981年12月5日这一天,我们最亲爱的父亲因病离开了我们。已经二十五年过去了,我滿脑子似乎还是父亲的身影,似乎滿世界还是父亲的踪迹。往事,如电影似地一幕幕,随着我的思绪,随着我那从小到大的足迹,慢慢地一点点呈现在眼前…… 小时候,父亲是很疼爱我们的。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只会读书写字,很少问及家中琐事。母亲对他说,眯眯读书不用功,这次考试语文数学加起来只有70多分。还有,她上课老是打盹,有次睡着了竟跌到桌子底下去了,这可怎么好,你是父亲,你得管一管啊!父亲说,这是真的吗?我的眯眯会这样吗?呵呵……呵呵……他一边呵呵,一边回到自己的书房看书去了。而我呢,虽然学习成绩不怎么样,但调皮捣蛋却是一等。母亲工作很忙,晚上常常做夜班,我趁此机会召集一大批小孩到家里来跳舞唱歌,躲猫猫,声音响得整幢楼都能听见。有几次闹得实在不象样了,保姆朱阿姨出来干涉:你爸爸在房间里做学问哩,声音轻一点,你们真不懂事啊!事后朱阿姨对旁人说,我真佩服杨校长,孩子那么吵,他也不出来说几句,只顾自己看书。而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书就是他的生命,只要一钻进书的海洋,哪怕外面吵翻天他都充耳不闻。父亲的确很少管教我们,也许他认为这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许他认为偶尔几次考得不好或是调皮捣蛋并不要紧,他对我们的“缺点错误”总是报以呵呵一笑。而我们,就是在父亲这种宽厚、信任、尊重、理解和呵呵的笑声中长大了。 文革前,每年春节家里都要开办小小联欢会,由几个姐姐操办。当时不知是谁出了主意,要创办一个《半夜鸡叫》的节目,由父亲主演周扒皮,父亲欣然应许。为了这个节目,他还准备了好一会儿,穿着一件长大褂,梳着一个小分头,看上去还真有点像周扒皮呢!节目开始了,大家把饭桌当作鸡窝,要父亲钻进去声学几鸡叫,当父亲将头钻进去“喔喔”叫了两声的时候,弟弟拿着一根鸡毛弹子,轻轻拍打父亲的屁股:“我让你偷鸡!我让你偷鸡!”看着父亲那滑稽样,大家不禁笑得前仰后倒。 由于我家住在一楼,比较潮湿,厨房和卫生间经常有蜒蚰进出。我最讨厌这种东西了,粘嗒嗒、滑溜溜的,经它们爬过地方都会出现一条亮晶晶的痕迹,别提有多恶心。为了清除这些可恨的“粘嗒嗒”,我和弟弟经常半夜三更爬起来,往蜒蚰身上洒盐,再把它扔到下水道里去。这其实是一个很平常的生活小常识,但父亲却不知道。那天吃完早饭,父亲郑重向全家人宣布,他昨晚上发现一个重大秘密!他神秘兮兮地走进自己的书房,拿出一个信封,然后朝空中晃晃说:秘密在信封里!当我们争先恐后想看看信封里到底是什么的时候,父亲突然大惊小怪地叫起来:不得了啦,昨晚明明放进去两条,怎么只剩一条了?再仔细一看,哈哈,原来父亲放在信封里的是蜒蚰。蜒蚰是活的,信封的口子没有封,它当然逃走了。我们又开始笑,几个姐姐笑得蹲在地上,而父亲很尴尬地站在旁边喃喃自语:“我怎么不知道有这个东西,好像书上没有看到过的呀!”大家仍是笑,笑我们亲爱的父亲大概是太忙了,或是书看得太多了,对一些生活上的小常识反而显得“麻木不仁”。父亲啊父亲,此时的他已经不是父亲,也不再是“读书人”,而像一个老小孩一样与全家人开怀地笑着,闹着,在我们这个大家庭,没有二代人的距离,只有欢乐与开心。 父亲爱看书,偶尔也会和我们玩玩,但他最大的特点还是在于聆听他人说话。父亲是很喜欢听别人说话的,尤其是家里人说话,他特别喜欢听。与一般人不同的是,他只是听,不插嘴,也不评论,听到最后一句他会重复一遍,意思是刚才那话讲得太快了,他没听清,让说话的人把那个话题从头到尾再重复一遍。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到他的晚年,也让我们这些做小辈的吃尽了“苦头”。于是我就想办法“作弄”这个老爹爹,重复时有意把话题缩短,或是把几个关键词连一下再复述给他听。必竟是高智商的父亲,没几次就意识到我在糊弄他,嘿嘿一笑,用手点点我的脑壳:“小小年纪,花头倒是不少啊!” 父亲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什么事都喜欢叫母亲。他明明知道母亲身体不好,长期病休在家,但他还是喜欢叫,喜欢喊,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只有母亲。“阿英,衣服上扣子掉了,给我缝一下。”“阿英,我的书呢,刚才还放在这里的,怎么一下子没有了?”“阿英,今天有什么小菜,有黄鱼鲞吗?”母亲有时有点不耐烦,挥挥手说:“你不是生了五条虫吗,怎么老是阿英阿英的”。但父亲从不叫子女做事,就是叫母亲。每天的每天,不知要叫多少声多少遍。母亲虽然嘴里显得不耐烦,但心里还是尽想着父亲,按现代社会的话来说,是名符其实的“二传手”:“老二,去菜场看看,你爸爸要吃黄鱼鲞”“眯眯,你爸爸衣服上的扣子掉了,去缝一下”“老大,你是否动过你爸爸的书了?快点拿回来,他要看的”。父亲和母亲,这对长达四十年的患难夫妻,相濡以沫,互尊互爱,凡事总为对方着想,他们所有的情感,都体现于生活细节中的点点滴滴,为我们小辈做出了典范。 但是,这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