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超弱发光在法医学中的研究应用展望.docVIP

生物超弱发光在法医学中的研究应用展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超弱发光在法医学中的研究应用展望 【摘 要】 生物超弱发光携带着生物体新陈代谢和能量转化的信息,已成为生命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回顾生 物超弱发光的研究历史、特点及在医学领域的研究应用现状,展望生物超弱发光在法医学,尤其是死亡时间推测和损伤方 面的研究应用前景。 【关键词】生物超弱发光;法医学;死亡时间;损伤 【中图分类号】r9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xx)01—0051-03 the appficafion prospect of the use of bio-photon emission in forensic science. zhu xin ju. wang zhen-yu.o~, yu 0 un,et a1.department offorensic medwine,xi ∞jiootong university,xi ∞ 710061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bio—photon emission (bpe)from biological system carries the important information of metabolism and energy transformation of the living biological system including human, so that bpe s research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 in life science.this paper reviewed bpe s research history,characters and advances in medical field, and presented the initial prospect of future use in forensic science esp.in postmortem interval and injury. 【key words】bio-photon emission;forensic science;postmortem interval;injury 生物超弱发光(bio—photon emission or ultra— weak bioluminescence,bpe)是生物体进行新陈代谢 过程中细胞自发辐射极微弱的光子流,以及细胞受外 界激发光消失后仍保持的极其微弱的延迟发光.其强 度仅为100~104光子/(cm2(s)。[11 bpe广泛存在于动 物、植物以及单细胞生物之中.是反映生物体本原的 与生命活动过程有关的信息。用灵敏的现代光子计数 技术对bpe进行初步研究表明,动植物的不同生理 活动过程,存在不同强度和特征的超弱发光 超弱发 光与生物体的许多重要生命过程,如氧化代谢、信息 传递、细胞分裂、光合作用和癌变、死亡及生长调控等 存在着内在联系,已成为生物光子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之一,[21在临床诊断、农作物遗传性诊断及环境检测 等领域可有重要的应用。本文回顾bpe的研究历史、 特点及在医学领域的研究应用现状,从法医学角度展 望生物超弱发光在本学科的研究、应用前景。 一 、bpe的发现和研究历史 生物超弱发光的发现,可追溯到上个世纪20年 代。早在1923年,前苏联科学家g.gurwitsh在著名的 “洋葱试验”中就已发现并证明了超弱发光现象。[31到 了6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对超弱发光进行了大量研 究,mamedov对90余种生物的测定发现.除蓝藻和原 生动物外,所有生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光.证明了超 弱发光的普遍性。[4/slawinska等更进一步提出任何生 命物质都存在着超弱发光现象。『5】80年代以后,bpe 的研究已在前苏联、美国、13本、欧洲以及我国展开. 并已开始向细胞、亚细胞及分子水平深入。到目前为 止,人们已经对超弱发光的机制、测试仪器及其应用 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二、bpe的特点 bpe极其微弱,[61生物系统表面每平方厘米/秒 (om ·s一1)发射的光子可以从几个到几百个,这一强 度相当于远在10公里甚至100公里外一根蜡烛发出 的光。分裂的细胞比休止的细胞发光强,并主要在细 胞分裂前期发射,所以称有丝分裂发光。发射光谱很 宽,至少覆盖从紫外到红外的整个光谱区。bpe的值 和生物进化程度成正比,进化程度越高,其bpe值越 大,辐射的波长越向红外扩展。发光强度与生物系统 的生理和生物学功能有多方面的联系:超弱发光强度 与细胞的种类及其所处的代谢状态有关,如正常细胞 【作者简介】朱新菊(1979一),女,江苏人,在读法医学硕士,主要从事法医病理学研究。 tel+86—29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