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四川省大英县育才中学高中历史1.1百家争鸣课件人民版必修3.ppt

高考专题四川省大英县育才中学高中历史1.1百家争鸣课件人民版必修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 三教:儒、释、道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语出宋代赵彦卫《云麓漫钞》,但除了“释”,即佛教外,各家学说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出现。 关注“三教九流”,什么是三教九流? 欲速则不达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守株待兔”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哀莫大于心死 孔子 孟子 老子 庄子 韩非子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公元前221年 西周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秦统一六国 一、历史背景 回忆必修一、二的内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有哪些? “幽、厉之后,周室微,陪臣执政,史不记时,君不告朔,故畴人子弟分散,或在诸侯,或在夷狄。”(《史记》) 2、铁器、牛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经济进步 1、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诸侯纷争 “士”阶层的崛起和独立意味着知识与权力发生了分离,独立于政治之外的学术探究才能演成最为辉煌的百家争鸣。 4、“士”阶层兴起 3、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 (1)生平简介 没落贵族,生于春秋 以述为作,好古敏求 鲁国为官,志不得遂 周游列国,“丧家之狗” 曲阜孔庙 以孔子故居为庙,以皇宫规格而建,历经多朝扩建,成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 “大成至圣文宣王” 生前如丧家之犬,死后获誉“至圣”,如何认识这样的反差? (2)主要思想 关键词一:仁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克己复礼为仁。” 关键词二:礼 “凡当时列国君大夫所以事上、使下、赋税、军旅、朝觐、聘享、盟会、丧祭、田狩、出征,一切以为政事、制度、仪文、法式者莫非‘礼’。” ——钱穆《国学概论》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不学礼,无以立。” 礼是“仁”的具化 关键词三:德治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关键词四: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孔子讲学图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孔子对于“仁”讲了很多,“义”“利”之辨也分得很清。每个人应当毫不考虑自己利益,无条件地做他应该做的事,成为他应该成为的人。换句话说,他应当“推已及人”,这实质上就是行“仁”。但是孔子虽然讲了这些道理,他却没有解释为什么每个人应该这样做。孟子就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2、孟子:战国、邹人 “亚圣” “四配圣”之一(颜回、曾参、子思、孟子) 关键词一:性善论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关键词二:仁政爱民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关键词三:民贵君轻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3、荀子:战国、赵人 关键词一:性恶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关键词二:以礼制欲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 关键词三:天行有常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制天命而用之” 早期儒家期望君王修仁德,重礼仪,百姓安分守己,上下有序,退返前朝君民共乐之世。 三、墨家学说 出身下层、侠、军事团体、钜子 “儒家的第一个反对者”(冯友兰) 主要思想:兼爱、非攻、尚贤、节葬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 “若使天下兼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ubeiren_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