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构造转换带及其油气富集规律 Characteristics and hydrocarbon enrichment rules of transfer zone in Fushan Sag, Beibuwan Basin.pdfVIP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构造转换带及其油气富集规律 Characteristics and hydrocarbon enrichment rules of transfer zone in Fushan Sag, Beibuwan Basin.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3卷第lO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bl_43No.10 JournalofCentralSouth and Oct,2012 2012年10月 University(ScienceTechnology)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构造转换带及其油气富集规律 刘恩涛1,2,王华2,林正良3,李媛1一,马庆林2,4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3.中国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4; 4.中国石油南方石油勘探开发公司,广东广州,510240) 摘要:基于典型三维地震解释结果,结合东西部构造差异特征,在福山凹陷中部识别出一个构造转换带,该构造 转换带主要发育于古近纪流沙港组沉积时期,位于东西部接壤部位花场低凸起之上,转换带两侧分属为2个伸展 构造体系,断层的走向和构造样式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花状构造的发育表明存在区域走滑作用,与转换带的成因 密切相关。构造转换带为物源入口,控制着砂体和沉积体系的运移方向和展布范围;深层反向断裂有利于油气的 疏导和封存;复杂的断裂体系有利于断鼻和断块圈闭形成,同时有利于改善储层物性。构造转换带具有双向油源 条件,发育独特的油气成藏模式和多种油气藏类型,由此可见该转换带对油气成藏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具有良 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关键词: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构造转换带;油气富集;流沙港组 中图分类号:TEl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7207(2012)10一3946—08 rules Characteristicsand enrichmentof hydrocarbon transferzoneinFushan Basin Sag,Beibuwan LIU En—ta01一,WANGHua2,LIN Yuanl一,MA Zheng.1ian93,LI Qing—lin2,4 ofTectonicsandPetroleuna (1.KeyLaboratory ofEducation, Resources,Ministry China ofGeosciences,Wuhan University 430074,China; ofEarth of Resources,ChinaGeosciences,Wuhan430074,China; 2.Faculty University Research 3.SinopecGeophysicalInstitute,Nanjing210014,Chin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