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构造课件 第一讲:大地构造绪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讲:童亨茂 地球科学学院 一、主讲教师简介 简 介:童亨茂,男,浙江嵊州市人,1992年毕 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工作领域:储层构造裂缝、构造物理模拟、盆地构造分析的研究工作,和盆地分析、地球科学概论和综合地质实习等方面的教学工作 。 办 公 室:新科研楼1007左联系方式O)M) 二、课程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1. 初步掌握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核心的大地构造理论以及中国区域地质概况,为油气勘探服务(基础理论)! 二、课程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2、对全球的构造格局有总体的了解 3、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课堂讲述 笔记 课堂讨论 考试 成绩评定(平时15分,作业15分,考试70分) 在板块构造理论指导下,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分类、演化和分布规律,以及几十年以来积累的中国区域地质资料得到了新的认识,并极大地推动了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及区域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 * 第一讲:绪论 序 论 我国年石油产量与需求量比较(据CNPC等资料) 石油的年产量曲线 石油的年需求曲线 200 100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年 150 石油的年产量和需求 106吨 量 年进口石油量 2004年我国石油进口1亿吨, 占总用油量的35% 2010 250 年 出 口 石 油 依赖度: 50% 国外买油;国外找油; 提高国内油气资源探明率 途径 中国油气资源现状:石油1010亿吨(20%),天然气42万亿方(10%) 美国油气资源现状:石油探明率达70%, 天然气探明率64%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65 70 75 80 85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31.43 37.95 52.03 71.49 116.17 148.66 154.09 158.89 164.83 169.88 174.3 182.67 190 累积探明储量(亿吨) 年代 98 99 00 192.9 195.8 198.7 四、课程内容 绪 论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 第二部分 大地构造理论 第三部分 大地构造研究方法 第四部分 板块构造与沉积盆地 第五部分 中国的区域地质及演化概况 绪 论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 第一章 地球的内部结构及地球物理场 第二部分 大地构造理论 第二章 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学说 第三章 板块构造理论 第四章 大地构造环境的基本类型 第五章 槽台学说的基本观点及其评述 第三部分 大地构造研究方法 第六章 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研究 第七章 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研究 第四部分 板块构造与沉积盆地 第八章 沉积盆地的形成与地球动力学 第九章 盆地的分类及分布 第五部分 区域地质 第十章 中国的区域地质及演化概况 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球,特别是地球表层(岩石圈)的结构、组成、构造、特征、演化历史、运动规律及动力、成因的一门学科。它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和解释各种构造现象的本质,建立地球和岩石圈演化的基本规律。 五、大地构造概念 大地构造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大地构造概念的萌芽、假说阶段发展到科学理论阶段,即板块构造理论阶段。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板块构造理论成为大地构造学的核心理论,它集大陆漂移、地幔对流、海底扩张等大地构造学说的精粹,以综观全球的气魄和高度的概括能力,成功地解释了地球上众多的构造现象和地质作用,并把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成矿作用、地壳的形成和演化等重大地学问题纳入统一的理论范畴中。 六、大地构造学发展历史 六、大地构造的发展历史 探求地壳运动、地壳构造演化的基本规律,曾经历一个逐步深化的漫长过程。根据苏联构造学家哈因(1979)的意见,可以将大地构造概念的发展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1、第一阶段指十八世纪晚期以前,这是大地构造概念的萌芽阶段。其时人们对于地震、火山、海岸线变动等地壳运动和地球内部活动性的表现,只有一些粗浅而朴素的认识,例如将构造活动解释为地下洞穴的坍塌。 2、第二阶段从十八世纪晚期到本世纪中叶,是大地构造学发展的假说阶段。 在这一阶段,随着对地质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大地构造假说,旧的假说相继被淘汰,地质学基本理论不断提高和发展。这一阶段主要的大地构造假说有隆起说,收缩说,脉动说,地球膨胀说,地幔对流说和槽台学说等等,可是,这些构造假说基本上是抽象的、定性的,缺少定量的计算和精确的预测能力,通常也不具有普遍适用于全球的性质。 ●隆起说 是第一个大地构造假说,系赫顿(J.Hutton,l788)等人于十八世纪晚期创立。岩浆入侵于沉积岩之中,以及

文档评论(0)

wpxua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