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影响环评.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气环境影响环评 1、地面风场 年平均风玫瑰图(以佛山为例) 风向频率 及其风速Vi 污染系数 2、大气稳定度 采用修订的帕斯奎(Pasquill)稳定度分级法,分为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稳定六类,分别以A、B、C、D、E、F表示。 大气稳定度的确定: 太阳辐射等级 根据太阳高度角、云量人为地将太阳辐射分为6个等级,并以太阳辐射等级数表。 太阳高度角h0 某地到太阳的射线与水平面的夹角(≤90度)为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计算参数 h0——太阳高度角,度; ψ——当地地理纬度,度; λ——当地地理经度,度; t——进行观测时的北京时间 (0 、1、2、……24); σ——太阳倾角,度。(P118) 3、大气环境预测模式 3.1 1小时平均浓度 A 有风时扩散模式: (一)当地面(距地面10m高)的平均风速U10≥1.5m/s、无逆温时 风速随高度的分布 (1)空间任何一点的1小时平均浓度: 式中: C为空间任何一点的1小时平均浓度,(mg/m3); Q为污染物排放率,mg/s; U为源高处平均风速,m/s; σy、σz为横向和铅垂向扩散参数,(m); He为有效源高,m; y为横风向距离,m; z为距地面的高度,m。 (2)地面任何一点的1小时平均浓度 (3)地面轴线任何一点的1小时平均浓度 (二)当地面(距地面10m高)的平均风速U10≥1.5m/s、有逆温时 (1)空间任何一点的1小时平均浓度 式中,h为逆温层底高(m),n是污染物在地面与逆温层底之间反射的次数,一般取n=3~4计算可达到足够的精度。其余各项同前。 (2)地面任何一点的1小时平均浓度 (3)地面轴线任何一点的1小时平均浓度 B 小风或静风时的扩散模式 (一)当源高处平均风速U1.5m/s时(微风或静风),无逆温时 (2)地面任何一点的1小时平均浓度: (3)地面轴线任何一点的1小时平均浓度: 式中: σx 、 σy 、 σz是瞬时烟团在x、y、z方向上的扩散参数,它们是烟团扩散时间T的函数,积分上限取5小时可达到足够的精度。其余各项同前。 (二)当地面(距地面10m高)的平均风速U101.5m/s、有逆温时 (2)地面任何一点的1小时平均浓度: (3)地面轴线任何一点的1小时平均浓度: 考虑到微风时扩散参数比较大以及计算量的问题,一般取n=1~2计算可达到足够的精度。 3.2 日平均浓度 如果有条件,首先计算每日24小时的逐时的1小时平均浓度值,再用算术平均法求日平均。 一般情况下日平均浓度采用国标(HJ/T2.2-93)中推荐的时间订正法计算。 3.3 长期(年)平均浓度 单个点源的空间任何一点的年平均浓度可表示为: 式中:C:年平均浓度,mg/m3 i:风向,分为I个风向; j:风速等级,分为J个等级; k:稳定度等级,分为K个等级; Fijk:有风时风向、风速等级、稳定度联合频率; FLijk:静风及小风时风向、风速等级、稳定度联合频率; Cijk:有风时在某一风向、风速等级及稳定度条件下的年平均浓度; CLijk:静风及小风时在某一风向、风速等级及稳定度条件下的年平均浓度 Cijk的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 Ujk:第j级风速、第k级稳定度时烟囱高度处的风速,m/s; σzk :第k级稳定度的铅直扩散参数,m; Hejk:第j级风速、第k级稳定度时的有效烟囱高度,m。 CLijk 的数学表达式同高斯烟团积分公式。 CLijk 的数学表达式 3.4 面源 式中: a:为横向扩散参数系数; b:为横向扩散参数幂指数; D:为面源的特征宽度,m; c:为铅垂向扩散参数系数; d:为铅垂向扩散参数幂指数; H:为面源的平均排放高,m。 3.5 体源 式中: a:为横向扩散参数系数; b:为横向扩散参数幂指数; D:为体源的水平特征宽度,m; c:为铅垂向扩散参数系数; d:为铅垂向扩散参数幂指数; H:为体源的特征厚度,m。 4 关于污染物排放量Q(mg/s) 一般向建设单位要,如果能接触到有关设计人员,则所获得的数据最安全、最可靠。 工程分析章节提供。 采用有关环保上通用的、推荐的经验公式。 (1) SO2排放量的求法 (2) NOx排放量的求法 (3) 烟尘排放量的求法 关于扩散参数(m) 关于扩散参数(m) a、b、c、d与稳定度有关,其值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平衡球、等容气球、三向风标、烟云照相等方法实测获得,如无条件则可以在国标(HJ/T2.2-93)中第43~44页查得: 关于烟气排放的有效源高H(m) He= Hs+ ΔH 式中:

文档评论(0)

wpxua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