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型开发及其应用——I.模型开发与验证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dualistic water cycle model in Haihe River Basin I.Mode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l卷第1期 水科学进展 VoL21.No.1
INWATERSCIENCE Jan.,2010
2010年1月 ADVANCES
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型开发及其应用
——I.模型开发-9验证
贾仰文,王 浩,周祖昊,游进军,甘治国,仇亚琴,陆垂裕,罗翔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8)
摘要:针对高强度人类活动作用下海河流域水循环的“自然一人工”二元特性,开发了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型(简称“二
元模型”)。二元模型由分布式流域水循环模型(WEP)、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ROWAS)和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
(DAMOS)3个模型耦合而成。针对各模型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两层耦合的技术路线,以实现统筹考虑水资源、
宏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分析的功能。WEP、ROWAS和DAMOS分别采用l1752个、125个和8
个计算单元对海河流域进行划分,在获取各类输入参数后,应用二元模型对海河流域进行了分析计算与模型验证。
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二元模型对径流过程、入海水量以及地下水流场等均具有合理的模拟精度,模型得到验证,可
望用作海河流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情景分析工具。
关键词:水循环;水资源;分布式水文模型;二元模型;海河流域
中图分类号:P339 文献标志码iA 文章编号:1001-6791(2010)01-0001-08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流域水循环已从“自然”模式占主导逐渐转变为“自然一人工”二
元模式…。自然水循环过程由降水、植被冠层与洼地截留、蒸发蒸腾、入渗、地表径流、壤中径流、地下
径流和河道汇流等构成,其驱动力是太阳辐射、重力和风力等自然驱动力。“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不但包
括上述自然水循环过程,而且包括取水、输水、配水、用水、耗水和排水等人工侧支水循环(或社会水循
环)过程,其驱动力既有自然驱动力,又有社会经济驱动力。
分布式水文模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很大发展及应用心圳,其优势是对自然水循环过程进行分布
式模拟,但本身没有水资源的配置调度功能,在模拟人工侧支水循环过程方面受到限制。水资源配置模型近
年也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5刮,其优势在于对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和水库调度,但研究内容仅限于径流
性水资源,缺少对包括蒸发蒸腾在内的水循环全要素的平衡分析。而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H刮的优点是将水
资源分配与宏观经济和产业结构密切关联,但分析时空尺度往往过大,不能对小区域及河道断面的水循环过
程进行调控分析。因此,需要将3类模型耦合起来,才能共同实现统筹考虑水资源、宏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
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分析的功能。
针对上述问题,贾仰文和王浩【2]曾将分布式水文模型和集总式水资源调配模型相耦合,建立了流域二
元水循环模型,并应用模型进行了黄河流域水资源评价、分析了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本文在上述研究
基础上,结合海河流域的特点以及未来水资源管理战略研究的需要,除建立海河流域分布式水循环模型及水
资源配置模型外,还增加了考虑宏观经济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并进行3个模型间的耦合研究,试图完善
和发展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型。
收稿日期-2009-03-25
(2006CB403404);GEF海河KM流域级应用系统开发资助项目(HW7.17)
作者简介:贾仰文(1965一),男,山东成武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方面研究。
E—mail:jiayw@iwhr.com
万方数据
2 水科学进展 第2l卷
1 模型构成与耦合关系
对每个模型开发调试后,进行模型的耦合和反馈,最终实现二元模型的开发和调试工作。
1.1 分布式流域水循环模型(WEP)
型包括3个子模块:
(1)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块[2J1主要用来模拟水分在地表、土壤、地下、河道以及人工水循环系统中的
运动过程。
(2)地下水数值计算模块【121尽管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块对全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统一模拟,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探讨评判地铁工程中地下水风险 Groundwater Risk Assessment of Metro Project Based on Fuzzy Mathematical Method.pdf
- 基于内容图像检索中的优化鉴别特征 Optimized Discriminative Features for CBIR.pdf
- 基于能值分析的武安市农业生态安全预警 Early warning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security based on the emergy analysis in Wu'an city.pdf
- 基于偏好人工免疫网络多特征融合的油茶果图像识别 Image recognition of camellia fruit based on preference for aiNET multi-features integration.pdf
- 基于平稳小波变换的冬小麦覆盖度高光谱监测 Monitoring Winter Wheat Percentage Vegetation Cover Based on Stationary Wavelet Transformation Derived from Hyperspectral Reflectance.pdf
- 高浓度Er3+掺杂Y3Sc2Ga3O12晶体的吸收光谱与晶体场模型研究 Absorption sp ectra and crystal-field mo deling of Er3+doped in Y3Sc2Ga3O12 crystal.pdf
- 基于奇异摄动理论的综合温室控制系统设计 Greenhouse Control System Design Based on Singular Perturbation Theory.pdf
- 高斯谢尔光束通过湍流大气漫射目标的散射统计 Statistical properties of Gaussian-Schell beam from diffuse target in turbulent atmosphere.pdf
- 高速铁路CP Ⅲ交会网必要测量精度的仿真计算 Simulated Determination of Accuracy Requirement for Control Points Ⅲ Intersection Networks in High-Speed Railway.pdf
-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岩溶注浆效果无损检测评估方法研究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Karst Grouting Performance in High-speed Railway Subgrade Engineering.pdf
- 海拉尔盆地巴彦呼舒凹陷西部陡坡带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 Geochemical features and source analysis of crude oils from the western slope of Bayanhushu sag, Hailaer Basin.pdf
- 海拉尔盆地火山碎屑岩的测井响应与应用 Well logging response to the volcaniclastic rocks of Hailar basin and application.pdf
-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幔源CO_2充注对下白垩统砂岩储层质量的影响 Impacts of mantle-genetic CO_2 influx on the reservoir quality of Lower Cretaceous sandstone from Wuerxun depression,Hailaer basin.pdf
- 海量点云数据轮廓特征线的快速生成算法 A Fast Contour Generation Algorithm of Massive Point Cloud Data.pdf
- 海南岛温泉特征与地下热水成因 Characteristics of Thermal Springs and Genesis of Thermal Underground Waters in Hainan Island.pdf
- 海南福山凹陷顺向和反向断裂控藏机理及油气聚集模式 Reservoir controlling mechanism and petroleum accumulation model for consequent fault and antithetic fault in Fushan Depression of Hainan area.pdf
- 海上降雨的水下噪声功率谱特征分析 Analysis on the underwater noise power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 of rainfall at sea.pdf
- 海水淡化反渗透膜的制备及研究 STUDY ON PREPARATION OF REVERSE OSMOSIS DESALINATION MEMBRANE.pdf
- 海外创新型城市构建中的治理转型及对我国的启示 The Management Transformation of Creative City Construction Abroad and Its Enlightment to China.pdf
- 海相烃源岩中高活性铁丰度对古生产力的指示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ly reactive iron and palaeo-productivity in marine sediment.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