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广域Prony分析 Wide-area Prony analysis of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in interconnected power system.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9卷第5期 电力自动化设备 V01.29No.5
Pr’wPr
E1Prt^rA1Jtomation 2009
2009年5月 FqIl;r’mPnt May 0
互联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广域Prony分析
郭成,李群湛,王德林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基于广域测量系统及机电扰动的传播特性提出了低频振荡模式辨识新思想:在各供电区域选择一台发
电机,在某一时刻同时在其机端施加一个小扰动,然后同时对每个区域的发电机电功率信号进行Prony分
析,依据振荡的幅值可准确得出所有机电振荡模式。采用基于Prony分析的留数法可得到各发电机对振荡
模式的参与程度。基于此提出低频振荡的广域Prony分析方案,由数据预处理、模型阶数选取、振荡模式分
析、模式留数分析、预测分析等模块构成,可准确辨识出低频振荡所有模式、确定阻尼控制器的选取和PSS最
优安装地点,同时可为电力系统的紧急控制提供必要的预测数据。
关键词:低频振荡;Prony方法;广域测量系统;留数;电力系统稳定器;FACTS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法,但辨识结果并不十分准确。本文基于广域测量
O引言
系统及机电扰动的传播特性_;j提出了低频振荡模式
随着电力系统的日益庞大与互联,低频振荡已 辨识新思想,采用Prony留数辨识方法确定发电机
经成为威胁互联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同 对振荡的参与程度,针对Prony算法阶数选取问题,
时也成为限制系统间功率传输的重要瓶颈。电力系 提出了基于SNR指标的选取方法,并提出了广域
统的阻尼控制器(主要包括励磁系统附加PSS和Prony分析方案。该方案具有系统性、准确性、实时
性等优点,可实现低频振荡模式获取、阻尼控制器选
FACTS附加阻尼控制器)可以有效抑制低频振荡的
发生,改善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1]。 取与最佳PSS安装地点确定、短时间内振荡预测等
特征值分析方法是研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问题 功能。仿真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广域振荡模式分析
的基本方法[2],其思想是对系统的某一稳定运行点 方法的有效性及广域Prony分析方案的可行性。
进行线性化处理,计算系统状态矩阵的特征值。对 1 Prony算法描述
于大互联系统,特征值分析法可能会存在“维数灾”
问题。因此不依赖于数学模型的Prony方法更具现1.1经典Pmny算法描述
Prony算法是一种能够根据采样值直接估算出
实意义。文献[3]将Prony算法引入到电力系统低
信号幅值、频率、衰减因子、初相角的分析方法i3。5|,
频振荡分析,文献[4]将Prony算法应用于同步发电
机的参数辨识,文献[5]提出了基于小波预处理技术 其数学描述如下:令三(刀)作为测量数据z(o)、
的低频振荡Prony分析方法。 z(1)、…、z(N一1)的模型,且
近年来,以相角测量装置(PMU)为基本单元的 . 三
,z—o,1,..‘,N一1(1)
z(刀)2∑6。z三
广域测量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低频振荡分析及
阻尼控制提供了新契机。文献[6]采用广域测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硅氧烷中加二茂铁热解制备SiOC(Fe)陶瓷 Fabrication of SiOC (Fe) Ceramics from Ferrocene-Containing Polysiloxane by Pyrolysis.pdf
- 贵州赫章铜厂沟铜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ongchanggou Copper Deposit in Hezhang Area, Guizhou Province.pdf
- 柑桔黄龙病的可见-近红外光谱特征 Visible-NIR Spectral Feature of Citrus Greening Disease.pdf
- 桂东北豆乍山花岗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ochronology of the Douzhashan granite, northeastern Guangxi Province, China.pdf
- 滚石离散元数值模拟的参数反演 IDENTIFICATION OF DEM PARAMETERS FOR ROCKFALL SIMULATION ANALYSIS.pdf
- 感性工学在日用玻璃器皿设计中的应用.pdf
- 国防科技奖励促进技术创新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System Dynamics Modeling for Promo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v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s of National Defence.pdf
- 干旱区灌溉及施肥措施下棉田土壤的呼吸特征 Respi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tton soil under irrigation and fertilization measures in arid region.pdf
- 赣南脐橙果园土壤全氮和有机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检测 Estimation of the TN and SOM Contents in Soil from GAN NAN Navel Orange Plant Area by NIR Diffuse Spectroscopy.pdf
- 国家海洋能试验场波浪能评估计算 Wave Energy Resource Assessment for National Ocean Energy Testing Field.pdf
- 花状结构Bi2WO6多孔微球组装及光催化性能 Flower-Like Bi2WO6Porous Microspheres Assembly an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pdf
- 华北大陆边缘造山过程与成矿研究的重要进展和问题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and open issues in study of orogenesis and metallogenesis surrounding the North China continent.pdf
- 华北东北部的面波相速度层析成像研究 Surface wave tomography for the phase velocity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North China.pdf
- 华北克拉通北缘(怀来—苏尼特右旗)地壳结构 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northern margin of north China craton from Huailai to Sonid Youqi profile.pdf
- 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的接收函数研究 A study on crustal and upper mantle structures in east part of North China Craton using receiver functions.pdf
- 华北克拉通内部的拉分盆地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结构构造与演化 Pull-Apart Basins With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 Structural Pattern and Evolution of Huanghua Depression in Bohai Bay Basin.pdf
- 华北克拉通中生代破坏前的岩石圈地幔与下地壳 Lower crust and lithospheric mantle beneath the North China Craton before the Mesozoic lithospheric disruption.pdf
- 华北平原北部太阳辐射及地表辐射平衡特征——基于河北固城站的试验观测研究 THE FEATURES OF SOLAR RADIATION AND SURFACE RADIATION BALANCE IN NORTH CHINA PLAINA CASE STUDY IN THE GUCHENG EXPERIMENTAL STATION.pdf
- 华北土石山区流域森林覆盖率对径流影响的定量分析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Forest Coverage on Watershed Flows in North China.pdf
- 华南地区TE C耗尽及增强与电离层闪烁的相关性 Correlation Between Ionospheric Scintillation and TEC Depletion as Well as Enhancement in South China.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