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艺学第八章 工业发酵染菌的防治.pdf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工业发酵染菌的防治 发酵染菌能给生产带来严重危害,防 止杂菌污染是任何发酵工厂的一项重 要工作内容。尤其是无菌程度要求高 的液体深层发酵,污染防止工作的重 要性更为突出。 主要内容 工业发酵染菌的危害; 染菌的检查、判断及染菌原因分 析; 防治染菌的措施。 第一节 工业发酵染菌的危害 染菌:发酵过程污染杂菌的现象; 大量原材料浪费、经济巨大损失; 扰乱生产秩序,破坏生产计划; 遇到连续染菌,特别在找不到染菌原因往往 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和生产积极性; 影响产品外观及内在质量。 生产不同的品种,可污染不同种类和性质的 微生物; 不同污染时间,不同污染途径,污染不同菌 量,不同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又可产生不同后 果 。 发酵染菌对不同品种的影响; 不同种类的杂菌对发酵的影响; 不同时间染菌对发酵的影响; 不同染菌途径对发酵的影响; 发酵染菌对提炼、产品质量、三废治理的影 响。 1 发酵染菌对不同品种的影响 放线菌由于生长的最适pH7左右,因此染细菌为 多,而霉菌生长pH5左右,因此染酵母菌为多; 青霉素发酵染菌,绝大多数杂菌都能直接产生青 霉素酶,而另一些杂菌则可被青霉素诱导而产生 青霉素酶; 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克念菌素等抗生素抑制霉 菌,对细菌几乎没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故容易染 细菌; 疫苗生产:一旦污染杂菌,不论死菌、活菌或内 外毒素,都应全部废弃。 2 不同种类的杂菌对发酵的影响 (1)污染噬菌体: 感染力很强,传播蔓延迅速,也较难防治,故危 害极大。 (2)污染其它杂菌: 有些使生产菌自溶产生大量泡沫,影响通气搅 拌;有的使发酵液发臭、发酸,致使pH下降,使 不耐酸的产品破坏。 染芽孢杆菌,由于芽孢耐热,不易杀死,往往一 次染菌后会反复染菌。 生产实例: 青霉素发酵:污染细短产气杆菌比粗大杆菌的危害 大; 链霉素发酵:污染细短杆菌、假单孢杆菌和产气杆 菌比粗大杆菌的危害大; 四环素发酵:污染双球菌、芽孢杆菌和夹膜杆菌的 危害较大; 柠檬酸发酵:最怕污染青霉菌; 肌苷、肌苷酸发酵:污染芽孢杆菌的危害最大; 高温淀粉酶发酵:污染芽孢杆菌和噬菌体的危害 较大; 谷氨酸发酵:最怕污染噬菌体。 3 不同时间染菌对发酵的影响及采取的措施 污染时间是指用无菌检测方法确准的污染时 间,不是杂菌窜入培养液的时间; 杂菌进入培养液后,需有足够的生长、繁殖的 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显现的时间与污染菌量和杂菌生长速度有关。 不同时期:种子期,发酵前期、中期、后 期。 (1)种子培养期染菌 由于接种量较小,生产菌生长一开始不占优 势,而且培养液中几乎没有抗生素(产物) 或只有很少抗生素(产物); 因而它防御杂菌能力低,容易污染杂菌。 措施:如在此阶段染菌,应将培养液全 部废弃。 (2)发酵前期染菌 发酵前期最易染菌,且危害最大。 染菌后采取的措施 :降低培养温度, 调整补料量,用酸碱调pH值,缩短培养 周期等措施予以补救。如果培养基消耗 不多,可以重新灭菌,补加一些营养, 重新接种再用。 (3)发酵中期染菌 发酵中期染菌会严重干扰产生菌的代谢。 采取措施: 降温培养,减少补料,密切注意代谢变 化情况; 如果发酵单位到达一定水平可以提前放 罐,或者抗生素生产中可以将高单位的 发酵液输送一部分到染菌罐,抑制杂菌。 (4 )发酵后期染菌 发酵后期发酵液内已积累大量的产物,特 别是抗生素,对杂菌有一定的抑制或杀灭 能力; 如果染菌不多,对生产影响不大。如果染 菌严重,又破坏性较大,可以提前放罐。 4 不同染菌途径对发酵的影响 种子带菌:种子带菌可使发酵染菌具有延 续性; 空气带菌:空气带菌也使发酵染菌具有延 续性,导致染菌范围扩大至所有发酵罐; 培养基或设备灭菌不彻底:一般为孤立事

文档评论(0)

wpxua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