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4日宁蒗—盐源MS5.7地震震源参数研究 Inversion for Source Parameters of the June 24, 2012 Ninglang—Yanyuan MS5.7 Earthquake.pdfVIP

2012年6月24日宁蒗—盐源MS5.7地震震源参数研究 Inversion for Source Parameters of the June 24, 2012 Ninglang—Yanyuan MS5.7 Earthquake.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3卷第4期 地 震 V01.33.No.4 2013年10月 EARTHQUAKE ()ct.。2013 5.7 2012年6月24日宁蒗一盐源MS 地震震源参数研究。 曾祥方1,韩立波2,倪四道3,石耀霖1 (1.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9;2.中国地震局 1 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O0081;3.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7) 摘要:2012年6月24日宁蒗一盐源之间发生M,5.7地震。为了探讨其发震构造,本文首先利 And 用近震宽频带波形记录,基于CrustModel2提供的速度模型,采用“裁剪一粘贴”(CAP,Cut Paste)方法反演了震源机制解和深度。结果表明,该地震是以正断为主,兼具走滑分量,两个 断层节面解的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189。/59。/一40。和302。/55。/一141。,矩震级为5.3,矩 心深度为4km,采用该区其他速度结构模型得到的震源深度为6 km。通过分析近距离台站 LGH的sPI,波震相及远震距离澳大利亚台网上记录的sP波深度震相,进一步确认本次地震 震源深度为4~8 km,是一次浅源地震。震后2天内的余震分布主要沿北西向分布,结合当地 地质构造推断,本次地震可能发生在北西向永宁断裂上。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震源深度;深度震相; 宁蒗盐源地震 中图分类号:P3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一3274(2013)04一0196一11 引言 台网测定结果,本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1 km。 km,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深度结果为10 对于其矩心深度,全球矩张量解(GlobalCMT)给出的结果为12.5 km,而中国地震局地球 物理研究所给出的结果为4km。显然这几家单位给出的震源深度有一定差距。 本次地震发生在地震活跃的川滇地区,处于中甸印支褶皱带与扬子地台交汇处,位于 丽江一小金河断裂(锦屏山 小金河)的南北段交汇处。丽江一小金河断裂是一条左旋断 裂,第四纪以来活动强烈,把川滇菱形块体分割成南北两块,分别向南东平移和顺时针旋 转。区域内深大断裂交叉,如北西向的中甸断裂,北东向丽江一小金河断裂和近南北向程 海断裂相互切割作用。小区域内还存在多条次级断裂,比如北北西向的甲米断裂和宁蒗断 *收稿日期:2013一0111;修改回日期:2013一04—03 基金项目: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308013) 作者简介:曾祥方(1984一),男,广东梅州人,博士,主要从事地震学等研究。 ①http:∥www.csndmc.ac.cn/newweb/secondpage.jsp?id—1107 万方数据 4期 曾祥芳等:2012年6月24日宁蒗盐源地5.7地震震源参数研究 197 裂、北北东向的辣子沟断裂和北西向的永宁断裂[1。。这些深大断裂和次级断裂共同作用, 形成了一系列复杂的共轭构造系统,导致历史上该区域曾发生多次中强地震,如2001年盐 解也不尽相同,而深度也相差较大,这充分说明了该区域构造复杂[2~5]。为更好认识本次 地震的发震构造和理解该区域内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