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备课课件:4.10 赤壁赋.ppt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备课课件:4.10 赤壁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 赤壁赋 虫 声 张恨水 谷中多草,本聚虫声。而邻家种瓜播豆,菜畦相望,虫逐菜花而来,为数愈伙。每当星月皎洁,风露微零,则绕屋四周,如山雨骤至,如群机逐纺,如列岫远征,彼起此落,嘈杂终宵,加以树叶萧萧,草梢瑟瑟,其声固有如欧阳修所赋者。然习闻既惯,颇亦无动于衷。唯秋雨之后,茅檐犹有点滴声。燃菜油灯作豆大光,于案上读断简残篇,以招睡神。时或窗外风吹竹动,蟋蟀一二头,卿卿然,铃铃然,在阶下石隙中偶弹其翅,若琵琶短弦,洞箫不调,信觉增人愁思。 予卖文佣书,久废吟咏,尝于其间,灵感忽来,可得小令绝句,自诵一过,每觉凄然。顾年来忌作呻吟语,随成随弃之,亦不以示人也。 听虫宜以夜,宜以月,尽人而知矣。然清明之夜,黎明早起,时则残月如钩,斜挂山角,朝日未出,宿露满枝,披衣过桥,小步竹外,深草之中,微虫独唱,其声丁丁,一二分钟一阕,绝似小叩金铃,闲敲石磐。妙在小,又妙在能间断也。此非城市人所能知,亦莫能得此境遇,盖造物以予草茅之士者耳。 5.文言句式 (1)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 译文:委实是当世一位英雄人物。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译文:这是大自然的无穷的宝藏。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译文: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吗? (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 译文:而今天又在哪里呢? (5)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句) 译文:(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 (6)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句) 译文:万物与自己的生命都是无穷无尽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 (7)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 译文:我和客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8)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句) 译文:明月从东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间。 (9)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句) 译文:在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漂浮。 (10)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句) 译文:同伴吹起洞箫。 6.名句积累 (1)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豪放词代表——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东坡七集》和《东坡乐府》等。 《前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曾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前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赋 赋,古代文体名,本意指“诵说”,如《汉书·艺文志》“不歌而诵谓之赋”。《毛诗序》把“赋”作为《诗经》“六义”之一,解“作铺”的意思,指铺陈言志的手法。战国后期赵人荀卿《赋篇》,最早以“赋”名篇,“赋”开始被用作文体的名称。汉人把屈原、宋玉的辞和荀卿的赋统称为辞赋,并把屈原看作辞赋之祖。汉初,逐渐形成一种特定的体制。它继承《楚辞》形式上的一些特点,讲究文采、韵律和节奏,又吸收了战国纵横家铺张的手法,内容上着力“体物”,也注意到“写志”,即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 此外,趋于散文化,经常使用排比、对偶的整齐句法,既自由又谨严,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赋体的流变大体经历了从屈原、宋玉的骚赋,到贾谊、枚乘、司马相如代表的汉赋,魏晋南北朝流行骈赋和琴赋 ,唐代盛行科举考试专用的律赋,唐宋时代趋向散文化的文赋各个阶段。 赤壁赋 苏 轼 层解:描写月圆之夜,与客人泛舟江上,赏月、饮酒、颂诗,油然而生“羽化而登仙”的超然之乐。 层解:由乐转悲,写作者饮酒放歌引出客人悲凉的箫声,以比喻、排比手法写听箫声的感受,引出下文主客问答。 层解: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借客人之口,触景生情,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终将灰飞烟灭,不禁悲从中来。 层解:通过“苏子”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