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 第八章社区老年人健康保健与护理.pptVIP

社区护理 第八章社区老年人健康保健与护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年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 (aged depressed disease):老年抑郁症是较常见的老年期精神障碍,广义的老年抑郁症是指发生于老年期(≥60岁)这一特定人群的抑郁症,包括原发性(含青年或成年期发病,老年期复发)和见之于老年期的各种继发性抑郁。严格而狭义的老年抑郁症特指≥60岁首次发病的原发性抑郁。 在社区老年人口中,抑郁症状发生率大约15%,然而严格按DSM-IV标准,重性抑郁症的发病率为1%~3%。 在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群中,其抑郁症的发病率也较未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群高。 在基层保健所,抑郁症状发生率大约为20%,重性抑郁症发病率为10%~12%。在慢性或长期疗养机构中,30%~40%病人有抑郁症状,重性抑郁症发病率为12%~16%。在老年抑郁尤其是重性抑郁病人中,痴呆的患病率也比正常人群高。 老年抑郁症 [个案2] 徐女士,59岁,退休工人,初中文化程度。一生经历坎 坷,总觉得身不由己,厄运缠身。初中毕业时,一场大病剥夺了她 上高中的机会。26岁结婚后,丈夫另觅新欢,离她而去。进入老年 以后,丈夫突发脑溢血,没有流下一句话就撒手人寰。丈夫去世的 第二年,独生女儿又在上班的途中,惨遭车祸。从此,徐变得情绪 低落,忧郁沮丧,一生的挫折总是萦回不去,觉得自己似乎是家人 的剋星,感到前途渺茫,悲观厌世。不愿与朋友来往,别人的欢乐 反而增添自己的痛苦。常常独坐一隅,暗自伤心落泪。长期的情绪 低落,使徐的思维变得迟钝,记忆力也明显下降。 老年抑郁症在症状 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精力减退、精神不振、疲乏无力 言行减少,好独处,不愿与人交往 自我评价下降,自责自罪,有内疚感 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倾向,据研究,患抑郁症的老人有10%以上会采取自杀行为 对前途悲观失望,有厌世心理 自觉病情严重,有疑病倾向,据调查,60%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会出现疑病症状 睡眠欠佳,失眠早醒 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此外,也会有记忆力明显下降、反应迟钝的症状,80%左右的老年患者会出现记忆力衰退 老年抑郁症的病因 生理因素 社会与心理因素 老年抑郁症的防治 预防: 尽量把已有的身体疾病治疗好,对不可治愈的疾病也应设法减轻其痛苦。 调理好离退休后的心理状态,克服自身的性格缺陷,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生活,培养兴趣和爱好,扩大人际交往,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改善家庭环境,丧偶的老人如条件允许的可以考虑再婚,再婚对缓解老年人的抑郁心理有较大的帮助,当然,子女晚辈对老年人也应给予充分的关心和照顾。 治疗: 通常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心理治疗:在本病治疗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通过倾听、理解、疏导、鼓励、保证等方式,使患者产生安全感,树立自信,帮助患者扩大活动能力、增强适应社会、应付环境的能力。 药物治疗:对于抑郁症的有效率可达70-80%,常用的药物有三环及四环抗抑郁药,但要特别注意用药的剂量及其副作用。 老年疑病症 老年疑病症(aged hypochondriasis disease)是疑病性神经官能症的简称,是以患者一心想着自己的身体健康,担心某些器官患有其想象的难以治愈的疾病为特征的神经官能症。 老年疑病症就是以怀疑自己患病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神经性的人格障碍。 ? 老年疑病症 [个案1] 陈女士,56岁,退休教师,中专文化程度。陈的童年十分不幸,三岁时母亲因病过身。父亲整天忙外难以顾家,继母经常打骂她,使其总是提心吊胆。十岁时,父亲因机器事故而丧生。继母改嫁后,陈由叔父抚养成人。初中时成绩很好,但迫于经济困难,报考了师范学校,后成为小学教师。长期以来,陈非常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身体稍有不适,便去图书馆翻阅书刊对照检查一番,而且还爱对号入座。三年前,胃痛不止。陈在杂志上看到有关胃癌的资料,觉得胃癌的症状自己条条有。可是去医院检查,却只是一般的胃炎,但是开来的药始终没有效果,胃一直在隐隐作痛。陈怀疑医生没有对自己说实话,吃药只是在拖延时间而已。去年,她又发现自己心脏跳动加剧,不时有心绞痛,可是心电图却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医生劝她放宽心,她却怀疑是癌症转移了,竟和医生吵了起来,坚持认为自己有病,要求住院治疗。 老年疑病症的临床表现 患者长时间地相信自己体内某个部 分或某几个部分有病,求医时对病情的诉说不厌其详,甚至喋喋不休,从病因、首发症状、部位、就医经过,均一一介绍,深怕自己说漏一些信息,惟恐医生疏忽大意。 患者对自身变化特别敏感和警觉,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细小变化,也显得特别关注,并且会不自觉地加以夸大和曲解,形成患有严重疾病的证据。 患者常常感到烦恼、忧虑甚至恐慌,其严重程度与实际情况极不相符,他们对自己的病症极为焦虑,别人劝得越多,疑病就越重。 既便客观的身体检查的结果证实患者没有病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