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精选备课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随堂课时反馈检测: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基础+能力,含解析).docVIP

2014年春精选备课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随堂课时反馈检测: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基础+能力,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时间:25分钟 分值:30分) A组(基础题)                 1.近年以来,社会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渠道。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  )。 A.电影   B.电报    C.报刊   D.电话 解析  B、D两项为通讯工具。报刊在19世纪中期前后出现,到19世纪末才出现电影,继报纸、广播和电影之后出现互联网。 答案 C 2.1896年8月10日《申报》刊登广告:徐园初三夜仍设文虎(灯谜)候教,西洋影戏,客串戏法。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西洋影戏”已遍布中国各地 B.中国人的娱乐活动更加丰富 C.“西洋影戏”伴随着优美的旋律 D.中国大众娱乐发生彻底改变 解析 A、D两项太绝对化;当时电影属于无声电影,C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 B 3.19世纪70年代初,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诗中所提到的 “纸”是(  )。 A.传单   B.信件    C.报纸   D.电报 解析 从材料中“见闻历历备于此”“费去十文买一纸”可以判断是报纸。 答案 C 4.电视是当前最为普遍的大众传媒,电视的出现(  )。 ①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 ②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③取代舞台艺术和电影 ④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电视的出现,并没有取代舞台艺术和电影,而是相互并存,故排除带③的选项。 答案 D 5.美国许多青少年无休止地看电视,日益 “发福”,成为“沙发土豆”。这主要说明了(  )。 A.电视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B.电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C.美国的电视事业发达 D.电视引领了文明的发展趋势 解析 电视出现后,美国青少年由于无休止地看电视,导致了身体的肥胖。说明了电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其他选项与题目无关。 答案 A 6.用QQ聊天,用E-mail发邮件、用Blog(博客)写日记,已成为很多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这表明(  )。 A.邮电通信事业获得了新发展 B.广播影视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主体 C.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 D.新技术、新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 网络聊天、网络日志等都体现了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A、B、D三项与材料无直接关系,都不符合要求。 答案 C B组(能力题) 7.创刊于清咸丰年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以上可看出其创办的目的是(  )。 A.娱乐大众   B.报道国内外大事 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从材料反映的信息,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可判断。 答案 D 8.1909年发行的《图画日报》描绘了当时上海人看电影的情景。当时的票价还比较低,是普通民众可以接受的。以下叙述你认为没有正确反映当时情况的是(  )。 A.“电光影戏即电影,票价只卖二十文” B.“活灵活现景物真,观众面露诧异情” C.“交头接耳说紫禁,争看清帝丢皇位” D.“电影初创寂无声,旁有吹吹打打人” 解析 1909年清帝并没有退位,清帝退位是在1912年。 答案 C 9.伊朗门事件、美军虐俘事件、西方其他国家高级官员的丑闻屡屡被曝光。这突出反映了(  )。 A.西方国家民主政治进程出现曲折 B.政府完全处于公民的监督之下 C.第三次科技革命负面影响增大 D.报刊、网络和电视等媒介监督作用增强 解析 媒体对官员的丑闻以及其他政治相关问题进行披露,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答案 D 10.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 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 000万,你就是电视台。”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 A.促进了信息传播的平等性 B.将取代传统的传播媒体 C.成为思想解放的主要手段 D.激发了信息技术的革新 解析 从材料中的“你的粉丝”的数量的变化,可以反映的是信息传播的广泛性,而没有提及信息的内容,故C与题意不符;B表述错误,D在材料中未体现。材料中“你就是一份都市报” “你就是电视台”等从侧面反映了信息传播的平等性。 答案 A 11.(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