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仪表-2电导.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导率仪表 2 电导率仪表 内容提要 2.1 电导率仪表的基本原理 2.2 传感器及测量原理 2.3 影响电导率测量的因素 2.4 电导率仪表的电路组成 2.5 电导率仪表的校验 2.6 电导率仪表使用中的一些问题 2.1 电导率仪表的基本原理 导体 导体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导体——固体(金属、石墨等),靠自由电子的运动导电; 第二类导体——液体(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状态的电解质),靠离子的迁移导电。 2.1 电导率仪表的基本原理 电解质溶液与电导率 电解质溶解在溶剂中(通常是水)会产生电离。强电解质是完全电离,如HCl,NaOH,NaCl,它们在水溶液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弱电解质则是部分电离,溶液中既有离子也有分子(分子不导电),电离达到一定的平衡为止,如HAc,NH3·H2O。 2.1 电导率仪表的基本原理 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即电导率,与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活度有关,活度则与浓度有关。 活度=摩尔浓度×活度系数 由于离子间的牵制作用,浓度越大时活度系数就越小。当电解质溶液的离子浓度很低时称为无限稀释溶液,此时活度系数就接近于1,离子浓度就等同于活度。 电导率在电厂水汽监督的应用基本都在无限稀释溶液的范围内。 2.1 电导率仪表的基本原理 电导率还与离子的种类有关,因为不同离子的化合价不同,即所带的电荷数不同,且同价离子的导电能力也不同。因此,要使电导率与溶液的离子浓度有比例关系,必须有一定的条件。 在离子种类相对稳定的无限稀释溶液中,电导率与溶液的离子浓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浓度是指各种离子浓度的总和),浓度越低,电导率越小。 2.1 电导率仪表的基本原理 理论上的纯水几乎是不导电的。由于水本身也能电离出微量的H+ 和OH-,纯水的电导率约为0.055 μS/cm。 测量目的 电导率仪表是通过测量电阻的方法来达到获知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目的,从而知道该溶液所含离子的总量。 2.2 传感器及测量原理 测量传感器 测量传感器(电极)由两块金属极板组成,极板置于电解质水溶液中,构成电导池(在线电导率仪表的电极,一般做成内、外两个圆筒的形式)。向两极板施加一定的电压,测量电流,得到电导池的电阻。 2.2 传感器及测量原理 电阻与电阻率 一段导线,它的电阻R、电阻率ρ、导线面积A和导线长度L之间的关系是: 电阻与电阻率和导体长度成正比,与导体面积成反比。电阻率ρ是导体材料决定的,比如,铜的ρ比铝的ρ小,因此相同面积、相同长度的铜导线和铝导线相比,铜导线的电阻小,导电性能好。 2.2 传感器及测量原理 电导与电导率 对于水溶液,我们用电导率k来表达它的导电能力,它是ρ的倒数;而电导池的电导为G,是电阻R的倒数。 2.2 传感器及测量原理 当极板的几何尺寸固定后,两极板的距离与面积之比,我们称为电极常数J,上式整理后 式中, J——电极常数,cm-1; G——电导,S; k——电导率,S/cm。 仪表测得电导池的电阻值,在已知电极常数的情况下,就可将数据转换成我们所需要的溶液电导率(也称比电导)。 2.3 影响电导率测量的因素 2.3.1 电极极化的影响 由于给电极外加了电压,当电流通过电极时,溶液中的正、负离子分别向两极迁移,正离子在阴极表面获得电子,发生了还原反应;负离子在阳极表面失去电子发生了氧化反应。由此产生了两种极化现象。 2.3.1 电极极化的影响 第一种,浓差极化。由于两极板附近液层中离子被消耗而使数量相对减少,溶液中离子浓度不均匀,离子朝着浓度低的方向迅速扩散而产生了内电场,这种现象称为浓差极化。浓差极化所产生的内电场称为浓差电势,它与外电场方向相反,起降低电源电压的作用,相当于增大了溶液的电阻,给测量带来误差。 2.3.1 电极极化的影响 第二种,化学极化。由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其结果是一个电极上析出金属,另一个电极上析出氧化物或气体,也就是电解现象。电解产物附着在电极上形成了原电池,其电动势也是与外加电场方向相反,同样相当于增大了溶液的电阻,引起测量误差。 2.3.1 电极极化的影响 解决办法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