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晶上的针尖增强拉曼光谱以及针尖与纳米粒子的耦
合研究
刘郑,王翔,金山,戴可,庄目德,任斌1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 )
E-mail:bren@
摘 要:利用针尖增强拉曼光谱技术 (TERS ),在金单晶上得到了较强的非共振分子的增
强拉曼信号,并研究了针尖与基底上小于 10 纳米的Au 粒子的耦合,发现针尖与纳米粒子
耦合后产生的信号强度约为单晶上4 倍左右。
关键词:针尖增强拉曼光谱,针尖,纳米粒子,单晶
中图分类号:O657.33
0. 引言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 )自从发现以来,由于其巨大的增强效应,已经得到广泛的
应用,最近甚至达到单分子检测水平;但 SERS 也有其局限性,如只能在粗糙的 Au, Ag, Cu
基底得到很强拉曼信号[1]. 由于SERS 基底粗糙不均匀,其增强源不明,理论模拟困难,无法
开展对 SERS 增强机理更深入的探讨。针尖增强拉曼光谱自从 2000 年发现以来,得到巨大
的发展[2-5],2004 年左右,Ren.和Pettinger.利用TERS 技术分别得到了Au(111), Au(100), Pt(100)
上的增强拉曼信号[6-8] ;最近Zenobi 小组利用相似的体系,研究了 Ag 针尖与纳米级粗糙 Au
基底之间的耦合[9],发现即使在高度为2 nm 左右 Au 台阶上,Ag 针尖与其之间也会产生较
大的耦合效果;但由于其无法得到原子级光滑的 Au 单晶表面的信号,因此无法准确对比和
研究针尖-单晶与针尖-纳米粒子两个体系的差别,最近,我们进一步发展了电化学腐蚀 Au
的方法,利用自行搭建的光纤耦合TERS 装置,得到了 Au 单晶上非共振分子的有序自组装
膜的增强拉曼信号[10,11] ;本文则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针尖-单晶与针尖-纳米粒子两个体系的
增强效果。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装置
图 1 为自行搭建的 TERS 探头光路图,激光由光纤耦合器 a 引入,穿过滤光片,分别被
反射镜和限波滤波片反射后进入 50 倍长焦镜头,聚焦在针尖末端,产生的信号被镜头收集
后进入光纤耦合器 b ,最后由光纤导入光谱检测系统。实验中,我们将此探头与 DI 的
Nanoscope E STM 联用.激光功率为 1mW,波长为632.8 nm, 以60 度的入射角聚焦在针尖末端。
1.2 针尖与样品制备
针尖材料为Au丝,购买于Alfa Aesar.公司,纯度为:99.999%,直径为0.25 mm 。腐蚀方
法为两电极恒电位腐蚀,腐蚀电位为2.2V 。图2给出利用此方法得到的典型的针尖形状。针
[10,11]
尖末端的曲率半径大约10到20纳米左右,且表面极其光滑。详细参见文献 。
将 Au (111)单晶抛光退火后,浸泡于苯乙炔链溶液中大约 1 小时左右,取出后用大量
乙醇淋洗。
1 本课题得到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40384010 )和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5-0564)和973计划
(2007CB935603 )的资助。
- 1 -
200nm
a
b
图 1:TERS 探头的光路图 图2 :电化学腐蚀的TER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