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典例5:判断类 (2012年广东15)图5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 ) A.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买国 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国民党从新诠释了三民主义 D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逻辑关系 信息1:口号 信息2:基础 信息3:对象 信息4:出处 共同主题:国民大革命 相关次主题:国共合作、新三民主义 假设你是宋初的决策者,需要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是否大力推行科举制。决策之前,你需要考虑的因素如右图。 (2)综合以上因素,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理由是什么?(6分) 逻辑关系 (2012年上海37) (14分)开国议政 科举制 利:从巩固统治、开放政治等考虑 弊:从机构膨胀、财政困难等考虑 典例6:认识类 (2011年广东38)(4)有学者认为,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也是指人们对往事的记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逻辑关系 参考答案:历史史实是客观的,但历史解释具有主观性。或者历史史实是客观的,是不容人所改动的;或者历史都是由人去记录和撰写,所以具有主观性。 过去的事实本身(历史史实:一手史料) 对往事的记录(历史解释:二手史料) 客观性 主观性 (2011年广东39)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 (4)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3分) 逻辑关系 第一,提炼上述材料的探究主题 第二,总结经验(已取得的成绩) 或者:吸取教训(尚未做到,但必须要做的) 材料 结论 A 罗马法有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主有权将他卖为奴隶 古罗马的高利贷者政治地位很高 B 1980-1844年,英国的伯明翰市人口从7.3万增加到20万 19世纪初,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C 1860年,俄国的工厂中雇佣工人占61.4% 当时资本主义的雇佣生产方式已经在俄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D 1910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总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 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组织 (2012北京10)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典例7:直接考查逻辑关系 A材料只能说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不能说明高利贷者的政治地位。 B城市人口的增加不等于城市化;而且一个城市的发展并不能说明整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 C1860年俄国还是农奴制社会,不属于资本主义。 D资本和生产的集中,导致垄断组织的产生。结论也是一个非绝对化的结论。 (2009年广东26 )(14分)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组别 材料 结论 东 汉 组 史料记载,东汉桓帝是中国第一位实行道教及佛教教化政策的帝王,他也支持翻译佛经和其他佛教活动。——古正美《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 佛、道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 宋 代 组 游酢和杨时去拜访老师程颐,程颐正用佛家打坐法瞑目而坐。游、杨二人遂恭敬地站在其身旁,等候良久,直到程颐发觉。—据朱熹《近思录》 中国古代有尊师传统。 晚 清 组 孙家鼐建议京师大学堂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据孙家鼐等《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1896年) 奏折中,孙家鼐认为中学比西学重要。 请回答:(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1分)(2)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5分) 历史逻辑思维的方法: 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 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和历史事物,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规律等,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 问题教学法、探究讨论教学法、史料教学法、系统图表教学法、比较教学法等等 (4)历史逻辑思维训练:“历史基础知识逻辑接龙” 辛亥革命 例1 孙中山 新文化 运动 李大钊 五四运动 戊戌变法 洋务运动 中共成立 中华 民国 美国共 和制 中国 同盟会 国民党 十月革命 与苏联模式 工业革命 例2 珍妮 纺纱机 第二次 工业革命 改良型 蒸汽机 第三次 科技革命 工场 手工业 手工 作坊 生产力 城市化 火车机车 汽船 电力的广 泛应用 蒸汽 时代 电气 时代 社会 结构 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 国际关系 鸦片战争 原子能 计算机 空间科技 信息时代 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的推理方法 14.古代有“闽人以海为田”之说,这种说法突出反映了福建人 A.临海而居的居住方式 B.围海造田的生产方式 C.靠海谋生的生存方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