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旱地小麦育种的研究机理与进展
倪胜利张国宏李兴茂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结合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30多年的旱地小麦育种研究资料以及国内外40多篇相关研究文献,从旱地小麦育种
的研究机理,以及旱地小麦育种研究趋势和进展等方面,对旱地小麦育种的研究做了综述。认为旱地小麦育种研究发展趋势有两大明显转
变:一是由原来的单一田问选育研究转向田间选育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选育研究;二是由抗旱性生理遗传育种研究转向抗旱节水性生理
遗传育种研究。
关键词旱地小麦;育种技术;抗旱性;抗旱节水性;研究方向
小麦是世界上广为种植的一种主要粮食作物,但主产 同酶活力的测定(过氧化物酶)与物质代谢产物的测定上。
国的小麦约有70%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干旱对小麦的影 再次,随着生物技术工程的出现,整个生物界的育种研究方
响广泛而严重。它可同时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呼吸代谢、 法和技术体系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当然,旱地小麦育种更是
水分状况和各种酶的变化等生理代谢过程【1】。因此,小麦抗 不能例外。最早流行的就是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辅助育
旱性研究和旱地小麦育种已成为当今世界上的重要课题之 种。发展到后来的基因序列测定和基因导入。目前,旱地小
一。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和水资源日益匮乏的现状,进 麦育种重在生物技术与田间选育相辅相承的结合研究,从
行旱地小麦育种。培育抗旱节水高产、抗逆高产优质的小麦 观察旱地小麦田间抗旱农艺性状特征,到利用生物技术原
品种将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小麦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理进行探讨这一特定农艺性状的基因位点和基因序列,再
的有效途径。近100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就旱地小麦的育种 进行高抗逆品种杂交组配。既而从后代分离群体中选育抗
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从宏观到微观的不同层次进行了广泛 旱节水小麦品种。
研究.总结近年来抗旱性研究的主要成果。多数试验研究结 2旱地小麦育种的研究机理
果表明。具有典型抗旱性特征的品种,一般多为低产和中产 2.1旱地小麦育种的生理方面研究
的农家品种[21,致使旱地小麦育种研究走向抗旱丰产、矮秆 2.1.1光合作用在旱作小麦育种中的研究。光合作用通常
抗病和稳产优质的节水型品种的选育方向。 被分为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2种。气孔限制光合作用观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生物技术工程的开发应用,旱 点认为,气孔关闭,空气中CO:通过气孔向叶肉扩散受阻
地小麦育种有了很大程度的突破,现结合本地30多年的旱 是水分肋迫下植物Pn下降的主要原因嘲:在严重水分胁迫
地小麦育种研究资料以及最近相关研究文献,从小麦抗旱 下,植物光合作用受到部分抑制或完全抑制。直接影响到作
育种研究的机理、育种研究趋势及最新进展等方面简要综 物产量的提高。刘孟雨等【4】的研究认为。在较长时间、中度以
述如下。 上土壤干旱条件下,盆栽小麦叶片光合下降,气孔导度虽然
1旱地小麦育种方法的演绎 降低,但叶片内部CO:浓度升高,叶肉CO:导度下降,电子
旱地小麦的研究方法的演绎若以不同时期所采用的主 传递和羧化反应受到抑制,表明叶片光合的下降并非气孔
体研究方法上来分,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阶段。首先,最早采 部分关闭所致,叶肉细胞光合能力降低是干旱小麦光合下
用的方法就是田间形态差异筛选法,利用直观的目测法,进 降的原因。光合作用高效吸能、传能和转能的分子机理及调
行判断小麦的抗旱性强弱。同时在成熟期对不同小麦品种 控原理是光合作用研究的核心问题。现已确定光合的吸能、
进行随机取样,然后在室内烤种+,根据单株穗数及小穗数、 传能和转能均是在具有一定分子排列及空间构象、镶嵌在
单株有效分蘖数、籽粒硬度、籽粒饱满度、干粒重等数据结 光合膜(即类囊体膜)捕光及反应中心的色素蛋白复合体和
果,进行分析小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超分子结构二氟尼柳插层镁铝水滑石的合成与表征(英文).pdf
- 超分子配合物Cd(Ⅱ)-o-ABA-邻菲咯啉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质.pdf
- 超声波处理对生物破乳菌Alcal_省略_p_S_XJ_1破乳性能影响研究_黄翔峰.pdf
- 成骨细胞培养上清液对大鼠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pdf
-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和成因模式.pdf
- 从_错层思维_到_层境战略_中国广告公司上市背后的商业模式_刘悦坦.pdf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pdf
- 模拟淹水对枫杨和栓皮栎气体交换_叶绿素荧光和水势的影响—衣英华—植物生态学报2006.pdf
- 丹参素对高糖刺激腹膜间皮细胞分泌纤维连接蛋白和_型胶原的影响.pdf
- 某某市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实施方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