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高二语文指导课件:第10课《谈中国诗》2(人教版必修5).pptVIP

2014年秋高二语文指导课件:第10课《谈中国诗》2(人教版必修5).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 典 片 断 对 照 译 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道德经》)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然而在攻坚克强的战斗力上却没有什么能胜过它的。 [名家讲坛] 老子的一种处世智慧,便是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因此他对以柔弱的形态展现出来的水极为推崇,赞颂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这些论述,体现出老子不争、无私及以退为进的思想方法。“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固然被人推崇,但是万事万物皆应辩证对待。“刚柔并济”的哲学内涵应当是更为客观的,比如,在班级管理上,许多老师就不再是单纯依靠刚性管理,也注重柔性的人文,“刚柔并济”的思想还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绝对不能片面强调“柔”、“刚”。 [经典片断] ……吴荪甫狞起眼睛看了屠维岳一会儿。屠维岳很自然很大方地站在那里,竟没有丝毫局促不安的神气。能够抵挡吴荪甫那样尖利狞视的职员,在吴荪甫真还是第一次遇到呢;他不由得暗暗诧异。他喜欢这样镇静胆大的年轻人,他的脸色便放平了一些。吴荪甫略欠着身体问,一对尖利的眼光在这年轻人的身上霍霍地打圈子。屠维岳鞠躬,却不说话;他毫没畏怯的态度,很坦白地也回看吴荪甫;他站在那里的姿势很大方,他挺直了胸脯;他的白净而精神饱满的脸儿上一点表情也不流露,只有他的一双眼睛却隐隐地闪着很自然而机警的光芒。…… (节选自《子夜》) [赏析] 一个镇定的走狗。说起走狗,人们往往会想起摇尾乞怜,屠维岳却是独特的“这一个”。他要用不卑不亢的态度和“斗眼”的方式来赢得吴荪甫的赏识和提拔,他的聪明就在于这种不动声色。第一次拜会主子,他要冷静揣测主人的性格,任何轻举妄动都将会毁了自己的前程。面对主子尖利的目光,他没有辩解、回避,他用太极拳似的阴柔加以回击,他不能给主子留下糊涂不中用的印象,用自然而机警的目光告诉吴荪甫,“我”是一位能干出众的“大将军”。功夫不负有心人,屠维岳以自己镇定的态度和机警的眼神赢得了主子的“芳心”,担负了吴荪甫要做而又不能亲自去做的勾当,成为一条忠于主子的走狗。 昂起头来真美 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很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很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 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 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一定是出饰物店时与人一碰弄丢了。 [点亮心烛] 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貌若天仙,还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头来,快乐会使你变得可爱——人人都喜欢的那种可爱。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而很多人却因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乐。 * * * * * * * * * * * * * * * * * 一、阅读文本第2至6段,完成下列问题 1.对应能力目标2 本文是谈中国诗这样一个深奥、复杂的 问题,然而作者举重若轻,运用具体的例子和大量丰富 生动的比喻,使文章“雅而不奥,俗而不庸”,显出作 者特有的幽默和睿智。揣摩下列句子,说说它们的含意 和表达作用。 (1)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 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 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3)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 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 (4)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1)这几句话的本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诗”,即不是指中国诗歌中的某一类作品或某位诗人的作品,而是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腐化,是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而言的)。这几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2)这个句子用“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巧妙地比喻了中国艺术和思想体构的“高”,也写出了它没有什么根基。 (3)这两句话里,作者用“闪电战”、“轻鸢剪掠”形象地写出了阅读中国诗的“快”和中国诗的“短”。 (4)这一连串的比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acz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