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2)素材:第三单元 散文《鱼书》.docVIP

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2)素材:第三单元 散文《鱼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师一号】2014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鱼书课余撷珍 粤教版必修2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教 材 悟 读鱼雁尺素传真情——《鱼书》 自从有了书信,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便便捷了许多,人与人心灵之间的距离也大大缩短!正像柯灵先生曾经说过的那样,“因为它缩短了人类心灵的距离,天涯海角,变得近在咫尺”。在书信的沟通中,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意气相投、一见如故等所产生的那一缕缕情愫把我们的心牢牢地系在了一起……而今,虽然书信有了新的表现形式,但我们对于书信的期盼还是那样强烈,其中的思念和期盼,激动和喜悦,甚至痛苦和忧伤等在我们心中还是那样根深蒂固! 【素材运用】 对于书信的怀念,缘自读了柯灵先生的散文——《鱼书》。怀想对亲朋好友思念的刹那间,不顾深夜的降临,在灯下铺开信纸,眨眼间气贯长虹。灯暗了窗明了,踏着晨曦去寄信,感受那过程中的情真意切。 而后,便是或长或短的等待,总算等来了,便会有一种难得的愉悦。正像柯灵先生在《鱼书》中所述的那样,“那种乍来的喜慰,温暖的感觉”,是“很难找到近似的境界相比拟”的。 【相关话题】 1.沟通 2.情感交流 3.书信与交流 美 文 品 读一封信读懂一个时代 李振南 我们上一次写信是什么时候?我们上一次读信是什么时候? 在一个习惯刷屏的时代,阅读这一封封散发着时光韵味和时代气质的书信,会有微妙的感动和淡淡的惆怅。当我们可以用140字完成一个宏大事件的评论,可以用一条群发的短信,问候通讯录上所有的人,还有多少人,愿意一笔一划、心平气和地写一封书信,表达情感、交流思想、探讨学术、传递价值…… 我们的改变与其说是一种交流方式,不如说是一种思维方式。当微博、微信等构建的“碎片化时代”,让我们的资讯和思维膨胀的同时,也让我们的性格和情绪变得难以触摸。 “见字如面”,书信不仅是一种交流,更像是一次自觉的深思、一次诚意的表达、一次内心的沉淀。所以,它在气质上更沉稳、内敛,在思想上更深刻、丰富。我们通过一封封书信,可以读出写信者的性格、情绪和思想,也可以窥见他所处的时代在梦想什么?热爱什么?谈论什么?关注什么?发生什么?时代的变迁,情感的冷暖,思想的更替,都隐约从纸上透射出来,即使多年之后,仍能用心捕捉。 所以,读信,是在阅读时代、阅读人心、阅读世态。大家的书信,因为他们独特的人生经历、深厚的专业造诣、深邃的人文思想,在字里行间,传递的则是一种更辽阔的人生态度、一种更深厚的专业观点、一种更美好的道德情操。 重读这些散发着希望、光明、温暖、激情、智慧、见识的书信,我们向自己内心深处,辉映这些星辰的光辉。它可以是巴金对孩子们的殷切教导:“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也可以是赵蕴玉对晚辈的热忱鼓励:“今后希望持之以恒,将来必有成就。” 我们寻找和呈现散落于这座城市的这些或厚重或质朴或有力的书信,是希望通过这些书信,窥见一个时代所蕴含的向上的力量,所坚守的核心价值。这些,至今仍是我们呼唤和倡导的。 或者,某一日,我们在思绪翻涌之际,也可以安静于桌前,写一封书信。这对写信的人,读信的人,都是一种幸福的体验。 而这封信在经过时光的浸润之后,在很多年之后,再次被人阅读,依然能给人某种感动和温暖,牵动某种记忆和情怀,因为在这些文字里,也留存着一个时代深刻的印记。 【品读】 时光流转,白驹过隙。现在生活变了,世道变了,电话、手机、电脑的普及,已很难见到一封真正意义上的信了。那个写信的时代过去了,书信实实在在离我们远去了,甚至不留下一缕清风,一丝雅韵。人的浮躁、实用和麻木,已没有了什么相思、等待、企盼,也没有了闲情逸致和坚守的精神家园。我们收到的都是公文格式的印刷书信。友人、家人、同事甚至连爱人间的联系,只有一个电话,一个电子邮件,寥寥数语就把要解决的问题谈妥了,在平平淡淡中我们渐渐失去了文字的魅力和书写的力量。在敲击键盘时,我们不知道是给人写信还是给电脑写信,同样,也不知道自己收到的电子邮件来自何方,更无法像拿在手里的信件一样,真切感受那份远到的思念和深情。 书信的变迁,让人们发了许多的感慨——怀念,留恋,期盼;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们该怎样对待这种渐渐消失的“鱼书”呢?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