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中文摘要
邓以蛰与朱光潜、宗白华并称为中国现当代美学的三大奠基人,但长期以
来邓先生研究中国书画理论的精湛成果却未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在中西方文论
大融合的今天,如何真正坚持我们的民族文化之根,如何做到借他山之石以攻
玉,实现“为中华文化、为中国古代文论争口气”①的目的,对此,邓先生学术
思想中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他从中国传统美学发展实际出发形成的“史论结
合”的研究方法,都能够为当代美学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邓以蛰的生平和研究他美学思想的必要性。邓先生出
身书香门第,良好的艺术氛围培养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十余年的国外游历
使他接触了西方的美学思想,为日后勾连中西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国传统美学
思想的分散性,使得邓先生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很值得今天的学人深入理解、
效法。其次,本文划分邓先生的美学思想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指新文化
运动初期,邓以蛰积极投身于新思想的启蒙工作,提出艺术与民众的生命活动
相联、理想化的艺术是“为民众的艺术”等具有广泛影响的观点。邓先生后期
的美学思想是其理论的主体部分,一方面包括对书体发展历史的梳理,和对不
同书体中体现出的美学规律的总结。他认为书体的创制及演变并非某个人的独
创,而是在使用过程中逐步产生的,书体演化遵循“八分法”,即是在原有书体
、
的法度上进行创新的积累,逐渐突破而达到质变,形成新书体。另一方面,他
以史论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国画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最初夏商周三代原始豹
图案画:第二阶段是魏晋六朝唐初,以追求生动和神的表现为主的人物画;第
三个阶段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山水画,是以意境为最高的审美追求的漫长的艺术
实践过程。国画的基本工具是线纹,其形式由琴弦游丝描,发展为莼菜兰叶摇:
其艺术作用从界定轮廓走向渲染立体、传情达意的成熟境界。总的来说,书面
艺术经历了三代“形体一致”时期,秦汉“形体分化”时期,六朝至唐初的“亭
形”时期,唐宋元明“形意交化”时期四个历史阶段,书画艺术的内在逻辑是
由“生动”发展到“神”,经生动与神合而生“意境”。
①顾祖钊,郭淑云中西文艺理论融含的尝试——兼及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研究【M】.北京:人民上拿
出版社,2005年
I
邓先生还参考西方美学理论,深入开掘了“气韵生动”和“心画”两个传
统美学范畴。他以中国道家的生命哲学观、人与自然合一的宇宙情怀为根基,
借鉴黑格尔关于辩证法和“灵魂说”的合理成分,以书画理论证明了中华艺术
的最高审美理想是气韵生动。对于传统文论中所谓“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的观点,邓以蛰指出中国书法作为主体心中的“流美之事”,它和国画一样都是
主体自身生命的表现,是“第二自然”的外化。并由此论联想到克罗齐关于诗
歌是“心声”的表现的论述。邓先生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还体现为他实事求是的
态度,关于书画美学中的传统和变化,他坚持“创一述一变”的发展观,强调
要向绘画传统学习,向整个文化传统学习,反对贵古贱今、贵远贱今的学术陋
习。邓先生的一生是执著于传统美学的一生,他对传统书画艺术的精辟见解和
科研中的求实精神时时映衬出他的人格光辉,启迪后来的学者如何处理好立足
民族传统,吸收外来理论的关系,如何做到将西方理性的学术方法融入对中华
民族古典艺术和古典美学理论诗性的阐发中去。
关键词:传统书画美学气韵生动心画 史论结合
Abstract
the
Yizhe,Zhu and Baihuaarefamousas threefounders
Deng GuangqianZong
ofChineseestheticianinmodem fruitabout
Mr extractive Chinese
times,but
Deng’S
an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