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3-2014高中地理 1.1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ppt

【创新设计】2013-2014高中地理 1.1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属性 被破坏后情况 矿产资源等 非可再生 受灾被毁后无法或很难恢复 水资源 可再生 受灾后虽然可以再生,但过程非常缓慢 土地资源 可再生 一旦受灾,将导致森林被毁、土壤破坏、草地退化等环境问题 .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灾情是由致灾因子强度、受灾体特性共同决定的。目前人类虽然难以改变致灾因子,但是改变受灾体特性是有可能的。从区域角度看,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减灾防灾投入,降低灾害危害程度,忽视防灾抗灾的经济发达地区在灾害中是受灾最严重的区域。 一、选择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自然灾害的诱因是 (  )。 A.自然异变 B.地球表层 C.人员伤亡 D.自然现象 2.上述承受自然灾害的客体是 (  )。 A.自然异变 B.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 C.自然灾害本身 D.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 解析 地震是地球内能释放引起的地表震动,属于自然灾变,地震会使人员、财产、资源等受到损失,这些称为受灾体。 答案 1.A 2.B 3.下列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有 (  )。 ①2011年春季,我国西南五省大旱 ②海底火山喷发于无人荒岛 ③山洪爆发冲毁桥梁 ④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大量强辐射物质外泄,使少部分居民患上严重的放射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①西南五省大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农业等生产受损,符合自然灾害的概念。②中的火山喷发为自然异变,但其发生在无人荒岛,并未导致损坏发生,没有受灾体,不属于自然灾害,仅为自然异变。③山洪这种自然异变使桥梁这一财产受损,符合自然灾害的概念。④虽导致受灾体的损害,但其致灾因子为人类异常活动,其属于人为灾害。 答案 C 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通常以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为衡量标准,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等。据此完成4~5题。 4.自然灾害造成的灾情影响最长远的是 (  )。 A.对人类生理、心理的损害 B.财产损失 C.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D.停工停产、交通通信中断 5.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最可能 (  )。 ①干旱 ②洪涝 ③地震 ④风暴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自然灾害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其中具有广泛性、长远性、隐蔽性、滞后性的是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不同的自然灾害其财产损失的灾情统计指标不同,由“绝收面积、减产面积”可确定受灾体为“农作物”,进而判定该灾害为干旱或洪涝。 答案 4.C 5.A 二、综合题 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位于冰岛的格林姆火山于2011年5月21日爆发喷出的烟雾,22日已经达到20公里,附近大量居民紧急撤离。 材料二 见下图。 (1)结合材料一、二可知火山灾害孕育于________圈层。 (2)火山喷发能给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哪些灾害?是否“百害而无一利”? (3)该火山和日本富士山火山若同时喷发,何处的灾情严重?为什么? 解析 (1)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岩石圈中的软流层。(2)岩浆毁灭地表事物,气体喷发物对大气质量有影响。火山喷发能形成温泉、矿产,并且火山灰能肥沃土壤。(3)富士山和格林姆火山若同时火山喷发,危害程度孰大孰小应以受灾体的密度和质量作为衡量标准。 答案 (1)岩石 (2)摧毁森林、吞没土地、污染大气和水源。火山喷发并非百害而无一利,火山喷发中也能产生一些矿产资源,形成肥沃的火山灰等。 (3)日本富士山。日本富士山地区是日本经济发达地区,又是旅游名胜区,虽然防抗灾能力强,灾后恢复速度快,但与人口密度较小的格林姆火山附近相比,其灾害危害程度要大得多。 教材P2~P3思考 提示:(1)不属自然灾害。只发生了自然异变事件,而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 (2)属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还造成人员伤亡的灾情。 (3)属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还造成树木等财产损失。 (4)不属自然灾害。虽然造成了人员伤亡,但不是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而是人为原因产生的事故。 教材P6思考 提示:灾情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致灾因子的风险性和受灾体的易损性,一定灾害强度下,防灾抗灾能力强,有利于减少受灾损失;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单位面积上的经济密度大,那么灾害损失的绝对数量也大,但是还应该考虑到灾害损失与发达的经济相比较小,即灾情损失的相对数量小,生产自救能力强,灾后恢复较快。所以,应该说,防灾抗灾能力强使得灾害危害程度低;一旦受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