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三)课时训练:第三单元第2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docVIP

2015届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三)课时训练:第三单元第2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课时训练·速提升 一、选择题 1.(2013·宁波模拟右图是一幅美国人在世纪年代创作的漫画标题为《一块一块》。它反映了(  ) 美国操纵日本控制中国的意图 日本占领中国的意图 美日联合共同侵略中国的意图 中国被列强共同瓜分的局势 一位政治人物曾经表示“如果意大利向多瑙河、巴尔干扩张会造成欧洲战争如果它们在非洲沙漠通行无阻或者就能安静下来。”这种说法主要是针对 (  )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巴黎和会上意大利提出领土扩张要求 世纪年代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 年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自己购买武器国联以票反对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件事表明(  ) ①德日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 ②反映了英法的绥靖意图 ③表明国际形势对意大利有利 ④反映了国联的虚伪性违背了其宗旨及义务 ①②③④       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13·烟台高二检测希特勒说“从德国方面看佛朗哥的百分之百的胜利并非令人称心如意。我们对继续战争和保持地中海的紧张局势更感兴趣。”希特勒说这句话时(  ) 是年 德国尚未建立法西斯专政 英、法等西方国家积极援助西班牙 德国在地中海拥有战略优势 西班牙内战时英国统治者说“如果让现在正在西班牙和法国流行的共产主义传染病传播到其他国家那么已经在自己的国土上消灭了传染病的两个政府——德国和意大利政府就会是我们最有益的朋友。”这段话表明(  ) 英国资产阶级政府与法西斯主义没有利害冲突 英国统治者企图利用法西斯削弱社会主义力量 英国实际上是西班牙内战的幕后操纵者 英国实际上与法西斯国家结成了反西班牙联盟 “国际纵队”中有多名中国籍战士。西班牙内战失败后一批“国际纵队”的战士在听说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情况后坚持到中国参加抗日战争其中有名医生直接参加了中国的抗日救亡工作这些最能说明(  ) 中国和西班牙具有相似的国情 “国际纵队”的国际主义性质 法西斯的侵略和反法西斯的斗争是当时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帮助西班牙西班牙也必然会帮助中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法西斯国家以反共作为招牌结盟的主要目的是(  ) 以反共迷惑西方大国掩盖侵略意图 以反苏为诱饵鼓励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打破共产国际提倡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拉拢西方大国加入轴心国军事同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进行勾结的主要前提是(  ) 三国之间不存在矛盾 都要求改变现存的世界秩序 都把苏联作为首要敌人 三国都退出国联 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它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唯一方法。”基于此德国(  ) 与日本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支持西班牙叛军干涉西班牙内战 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A.轴心的建立是法西斯国家进一步走向勾结的重要表现 B.轴心的建立是法西斯国家与西方大国矛盾加剧的反映 C.轴心建立的标志是《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签订 D.这场音乐会庆祝的是“柏林—罗马轴心”建立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知道,你们很清楚,我们的军用物资已通过苏伊士运河……你们希望在希特勒问题上,我们同你们站在一起。我们认为作为代价,你们会同意我们在埃塞俄比亚的行动。 ——皮雪利(意大利资本家) 在英国议会中的讲话(1935年) 材料二 我们强烈希望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之间友好地解决问题,但当务之急和首要的目的是确保法国、意大利和联合王国在欧洲的安全。 ——霍尔(英国外交大臣)在下院讲话(1935年) 材料三 双方一致同意,排除实行(对意大利的)军事制裁,不采取任何海上封锁措施…… ——英法两国1935年9月公告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出哪两国在进行什么交易?其实质是什么? (2)材料三的观点造成了什么后果? (3)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之间的问题解决后,英国、法国的“当务之急和首要的目的”达到了没有?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结果?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法对意大利之所以采取材料三所述的措施还有何历史渊源。事情的实际发展为何出乎它们的预料?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此以后……其(德国)陆军实力总数不应超过十万,军官及补充部队在内,并应专为维持领土内秩序及边界巡查之用。……德国之总参谋部及其他类似之组织均应解散,并不得用任何形式重新成立。……德国之强迫普及征兵制度应予以废止,德国陆军仅能以志愿服役者募集组成之。 ——《国际条约集1919-1923年》 材料二 (德国)国防部队中的服役系以普遍兵役为依据。德国和平陆军包括业已并入的警察部队,由几个军团和36个师组成,有关普遍兵役的补充法律将由帝国国防部长拟定提请帝国内阁决定。 ——1935年《德国国防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ihua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