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最新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先进事迹报告稿.docVIP

2015年最新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先进事迹报告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先进事迹报告稿 写在大地上的忠诚   他,不曾有半亩田地,却一生行走于田间地头,与庄稼结缘,与农民为伍。   他,不是医生,却千百次为庄稼把脉问诊,为农民兄弟排忧解难,是丰收的守护神。   他,是小人物,却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做好一件事——热爱农业,服务农业,坚守农业。   他,就是XX市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植保站站长XX。   今年夏天,XX市遭遇6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持续高温并发严重虫灾。XX坚守抗旱灭虫一线,连续奋战8天,因高温中暑诱发急性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那一刻,他年仅52岁,却在植保战线上坚守了31年。31年前,年仅20出头的XX刚从孝感地区农校毕业,白白净净的脸上常挂着天真无忧的笑容,风华正茂,满怀干事创业的激情;31年后,他在农技岗位燃尽了生命的最后一点光,皮肤黝黑,头发斑白,疲惫的脸庞刻着烈日的灼伤,小腿上纵横着稻叶的割痕。31载寒来暑往,31载履职尽责,31载清贫坚守……他把共产党人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写在广袤大地上!   XX一心为民、一生为民的感人事迹受到广泛关注,引发热烈反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称赞他是“万千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杰出代表”,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盛赞他是“最美农技员”,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称他为“小人物、大英雄”,湖北省委追授他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   位卑未泯济民志,为官不移公仆心   “我是一名普通的植保工作者,惊天动地的壮举与我无缘,我只是将农民群众当作我的亲人,用我的青春、我的知识铺就他们艰辛的致富路。”XX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961年8月8日XX出生在汉川市南河乡沿河村一个普通的农家。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他,对农业、农村、农民有着与生俱来的深厚感情。1982年8月,他从孝感地区农业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安陆县农业局植保站工作。虽然脱去了“农袍”,吃上了“皇粮”,可他从未改农民憨厚淳朴、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本色。他常跟同事说:“我自己就是农民,我做的是和农民、和土地、和庄稼打交道的事,农民朋友需要我,我也离不开他们。”   在XX泛黄的日记本上,有这么一段话,记录了他刚参加植保工作时的心理历程:“那段时间,我也曾犹豫、彷徨过,可是当我深入乡村,接触农民兄弟,感受到他们的贫困和他们对科学技术的热切渴盼时,我的心灵被震撼和洗涤了。于是,我默默地定位了人生目标:像儿子一样,为广大农民服务一生,奉献一生。”   31年来,XX跑遍了安陆所有村组,走遍了所有需要他的田间地头,在广袤原野上挥洒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兑现着自己许下的誓言,无怨无悔。   2013年 8月2日,湖北旱情已经持续了20多天,安陆市正遭遇六十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抗旱激战正酣。   早上6点,XX像往常一样早早就起床了。连续一周起早摸黑的抗旱救灾,经过一晚的休息他还是满脸倦容,眼圈甚至有些浮肿,他下意识地揉了揉。一旁的妻子看在眼里,心痛地叹了口气。   8点不到,XX已经在路上了。当天要去的是安陆最北边的孛畈镇青龙潭村。青龙潭村是个水稻专业村,为让村民掌握旱期的水肥管理技术,XX和村里约定当天在那里举办一场培训。为了提高授课针对性,出发前他还专门到市农技中心水寨试验站查看了水稻新品种病害发生和孕穗抽穗情况。   培训课上,他根据当前的旱情,为农民提出了三点针对性措施。烈日当头,气温接近37度,他汗如雨滴。有听课的农民看到,课后周站长已经没有力气站直了,低着头,不时用手擦拭额上的汗水。   中午,他在镇上吃了一碗面。没有片刻歇息。饭后,他再回到水寨试验站查看水稻病情,拍下了十几张病斑特写照片,然后对其余30几个试验小区逐一查看。此时田间温度已达40度,他全身都湿透了。   没来得及歇息片刻。回到办公室,他赶忙给孝感市植保专家刘梦泽打电话求助,将拍下的病斑图片传了过去,并邀请刘专家第二天亲自来一趟,帮忙查清病因。   仍然没来得及休息。联系好专家后,他又到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邹明召的办公室汇报试验站水稻病情。临走时,他叹了一口气说:“我已经好些天没在家吃饭了,真有些累了,脑壳也有点疼,今晚回家和老婆吃顿饭……”邹明召当时愣了一下。在他印象中,老周从来都是拼命三郎,从未在他面前喊过累。   傍晚6点40分,XX的妻子回到家中,发现丈夫倒在躺椅上不省人事,于是紧急将他送往医院抢救。经全力抢救无效,XX永远离开了他挚爱的事业和亲人。   就这样,XX在酷暑和忙碌中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一天,然而这又是他生命中再普通、再正常不过的一天。多年来,XX每年进村入户进行植保技术指导和科技咨询的时间都保持在200天以上,观察和治疗的农作物病例不计其数。在病虫害高发时节,他一天甚至要跑七八个乡镇,累得整个人像散了架一样。同事们心疼地劝他:“你一个当站长的,不用天天下乡,走几个点就行了,让年轻人下去吧。”他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