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戏剧艺术特征研究之述评教程.pdfVIP

20世纪中国戏剧艺术特征研究之述评教程.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 世纪中国戏剧艺术特征研究之述评 20 世纪中国戏剧艺术特征研究之述评 解玉峰 (南京大学中文系 ,江苏  南京  2 10093)   摘  要 :对中国戏剧艺术特征的认识和探讨 ,可以说是 20 世纪中国戏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 面 。这其中 ,“歌舞”、“写意”、“程式”、“综合性”等概念和范畴的提出 ,从学术史的角度看 ,都有着 不容忽视的理论意义 。但这些概念和范畴同时也暴露了我们理论认识的局限和缺憾 ,何为中国戏 剧艺术的根本特征至今犹是可引人深思的问题 。 关键词 : 中国戏剧  艺术特征  歌舞说  写意说  程式说 20 世纪国人对我民族戏剧艺术特征的思考和探讨 ,可以说是持续了近一个世纪的重要话 题 。大致说来 ,表现为三个研究相对集中、热烈的阶段 :一是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西方戏剧观 ( ) 念的输入和刺激 ,引起国人对 自己本民族戏剧 当时称“旧剧”的注意和思考 ;二是五十年代因 为“戏改”工作在国内的全面 展开 ,何为中国戏剧的“民族特征”和“民族传统”又成为戏改工作 者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三是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理论探讨空气的重新活跃 ,部分研究者继 续五十年代以及二三十年代开始展开的话题 。20 世纪有关中国戏剧民族特征的讨论林林总 总 ,涉及的人事甚多 ,本文拟采取问题式进行陈述 , 即就“歌舞说”、“写意说”、“程式说”、“综合 说”等影响较大的几种成说加以评述 。 一 、歌舞说   “歌舞说”可以说是 20 世纪影响最大 、流传最广的一种关于民族戏剧特征的描述 ,始作俑 者为王国维先生 。王国维在 1909 年完成的《戏曲考原》中说 :“戏曲者 ,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古 乐府中 ,如《焦仲卿妻》诗 、《木兰辞》、《长恨歌》等 , 虽咏故事 ,而不被之歌舞 ,非戏 曲也 。【柘 枝】、【菩萨蛮】之队 ,虽合歌舞 ,而不演故事 ,亦非戏曲也 。……演故事者 ,始于唐之大面 、拨头 、 ① 《踏摇娘》等戏 。” 。四年后 ,他在《宋元戏曲考》中述及“上古至五代之戏剧”时又重申说 : “要 之 :唐五代戏剧 ,或以歌舞为主 ,而失其自由;或演一事 ,而不能被以歌舞 。其视南宋 、金元之戏 ② 剧 , 尚非同日而语也 。” 由此可见 ,表现故事内容是否被以歌舞的形式 ,被王国维认为是中国 ( )   作者简介 :解玉峰 1969 — 山东日照人 ,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 6 1 文艺理论研究  2004 年第 1 期 ( ) 民族戏剧 戏曲 带有本质性的特征 。 而王国维的“歌舞说”问世未久 ,即得到另一位戏剧史研究大家齐如山先生的应和 。如齐 ③ 如山先生将“国剧”的原理归纳为“无声不歌 ,无动不舞” 。齐如山这一认识的形成大约在 19 14 年前后 ,齐如山先生“理论联系实践”,他的“无声不歌 ,无动不舞”理念借为梅兰芳先生编 排新戏的机会得到完满的实现 ,梅的《嫦娥奔月》、《洛神》、《天女散花》等“歌舞剧”正是在这样 的理念下编成的。在这些戏中 ,齐如山还把古代的掉袖舞 、羽舞 、拂舞 、杯盘舞等设法安置在戏 中。齐如山既以“无声不歌 ,无动不舞”为中国民族戏剧的根本特征 ,所以他的许多论著皆从歌 舞着眼 ,如 1932 年完成的《国剧身段谱》相当多的篇幅便是以当时戏剧场上的身段动作比附 《乐记》、傅毅《舞赋》、唐无名氏《霓裳羽衣曲赋》等前人歌舞言论 。 王国维的“以歌舞演故事”、齐如山的“无声不歌 ,无动不舞”,在后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 首先表现在“戏曲”、“歌剧”这两个新式名词的诞生 。在王国维之前 , 中国旧籍中“戏曲”一词皆 就戏中之曲而言 ,近于今人所谓“剧曲”,并非如今 日所理解

文档评论(0)

新起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