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课时规范训练:选修1 第1讲《古代中国的改革》.docVIP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课时规范训练:选修1 第1讲《古代中国的改革》.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1.(2012·山东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异同点。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在回答第一小问时关键是能够根据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分别得出“创立新制度”和“学习汉族(或中原)文化”的结论。在回答“相同作用”时关键是要从经济、政治、民族关系等几个角度进行概括。答案:(1)商鞅 奴隶主贵族和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如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行郡县等。(举一例说明即可)北魏孝文帝改革:落后的鲜卑族文化和先进的中原文化之间的矛盾如实行均田制、推行汉化政策等。(举一例说明即可)(2)商鞅变法:创设新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借鉴中原文化。作用: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国家统一。2.(2014·淮安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农——《商君书·去强》(1)根据材料一概述商鞅的商业思想。材料二  “盖制(制管束的意思)商贾者恶其盛盛则人去本者众——《王文公文集》(注:王文公即王安石)(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王安石在农业与商业的关系上与商鞅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结合变法内容说明王安石是如何实践“制商贾”的?答案:(1)商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要素之一商业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商业要服从农业的发展。 (如写重商但同时抑商可酌情给分)(2)相同观点:商业过度发展导致农业衰退应以农业为本。实践:实行青苗法、均输法、市易法官府干预商品交换直接参与经营商业活动调控商品价格。3.(2014·沂水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秦朝至清朝历经各朝各代连带责任(连坐和保甲)演化为“弭盗贼、缉逃人、查赌博、诘奸宄、均力役、息武断、睦乡里、课耕桑、寓旌别无一善不备”(魏源《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四》)的重要工具。材料二 在推行均田制的同时北魏又实行了“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的制度。(1)商鞅变法实行什伍连坐和王安石变法实行保甲法的目的各是什么?(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扼要分析北魏实行三长制的重要作用。答案:(1)为加强管理和控制、切实有效地行使政府权力商鞅推行了什伍连坐制度;为了有效控制人民维持治安增强军队战斗力节省军费开支王安石推行了包括保甲法在内的强兵措施。(2)三长制的建立使国家直接控制的自耕农民大量增加国家赋税收入相应增加农民赋税负担也有所减轻北魏后期社会经济明显恢复和发展。其实行使北魏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4.(2014·金华月考)中外历史上的许多重大改革往往通过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史记·商鞅列传》材料二 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宋史》卷三百二十七材料三 保甲之法籍乡村之民二丁取一十家为保保丁皆授以弓弩教之战阵。……——《宋史》卷三百二十七请回答:(1)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有利于推进公平正义、社会进步?(2)依据材料二说明王安石变法是怎样限制原有特权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的?(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内容的相似之处。(4)结合商鞅悲惨的个人命运和王安石被迫辞职的结局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解析:第(1)(2)问维护公平正义属于热点知识的考查商鞅变法的奖励军功、奖励耕织王3)问要从对人民控制和重视农业方面考虑。第(4)问要从改革遇到的阻力方面考虑。答案:(1)实行法治;奖励军功;奖励耕织;推行县制。(2)实行免役法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推行方田均税法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贫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3)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和管理;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4)改革会遇到重重阻力和困难需要改革家付出代价甚至流血牺牲。5.(2014·池州一中周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ihua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