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为观察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即将召开的2014年全国两会吸引着世界目光——在全球经济艰难复苏并深刻调整的当下,从高速向中高速增长转轨的中国经济将怎样攻坚克难?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又如何借助改革迈出新步伐?
两会前夕,结合国内外权威经济机构的最新预判,记者采访了部分经济学家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2014年中国经济走势进行了展望。
全球经济再调整——中国经济步入“转型换挡”关键期
出口20.8亿美元、增长10.4%——作为观察中国商品出口“晴雨表”的义乌市场,今年首月外贸出口实现“开门红”。
当月的义乌市场景气指数为1091点,已持续8个月稳定在中高增长平台上;而在去年1月,义乌市场正遭遇外贸“倒春寒”,市场景气指数下探至1004点,接近1000点的“枯荣线”。
义乌市场的变化,是中国经济运行态势一个缩影。
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回望2013年,全球市场复杂多变,中国经济连续两个月下滑,市场一度弥漫悲观气息。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统筹施策。从下半年开始,市场信心明显提振,全年经济收盘7.7%,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的良好开局,为新一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是一份含金量十足的“答卷”——
全年中国进出口总值达4.16万亿美元,首次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产业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第三产业首超第二产业;消费再次超过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物价涨幅仅为2.6%,远低于3.5%的预期目标;新增就业人口1300万的数字,超额实现900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区域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三个‘超过’显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格外难得。”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中央一年来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中国经济在“合理区间”内先抑后扬,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发挥了全球经济“稳定器”作用。
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讨论国务院拟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时指出,“过去的一年,困难比预料的多,结果比预想的好,成绩来之不易”。
过去成就难能可贵,未来道路依然复杂。
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
从国际看,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发生的深刻调整给中国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1月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7%,这是这一组织两年来首次上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则表示,过去五年世界经济一直依靠新兴经济体这一个引擎拉动;现在发达经济体将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另一大引擎。
“全球经济危机并没有过去,只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分析认为,随着美国开始逐渐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广大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明显感到资金短缺,原先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再度出现,这将深刻影响中国经济。
从国内看,中国经济已由高速转入中高速增长的新阶段,正在经历经济发展转型的历史性转变——
“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双转换时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认为,一个是增长动力的转换期,过去支撑增长的动力有所削减;另一个是比较优势的转换关键期,劳动力等传统比较优势削弱程度超过预计,但创新驱动等新比较优势尚未形成,2014年将迎来关键转型突破的一年。
世界在变,中国在变,技术在变,观念在变——这一切,都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全新的环境,机遇和挑战并存。
攻坚克难迎挑战——稳中有为立于不败之地
“轰隆隆……”随着一连串巨响,2月23日上午10时,河北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的两座380立方米炼铁高炉,在爆破气浪中轰然倒塌。当日,河北省集中拆除15家钢铁企业高炉16座、转炉3座,化解钢铁过剩产能800余万吨。
河北这一举措,恰逢当前京津冀遭遇一周严重雾霾天气、北京和石家庄相继发布雾霾橙色预警之时,真实揭示出当下中国环境之急、发展转型之迫。
稳中向好、稳中有忧,正是当前中国经济的客观写照。
展望2014年中国经济,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刘树成认为,中国经济既要着力化解一些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缓解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猛、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等问题,又要保持经济适度增长,防止结构性失业。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将在即将召开的两会上得到代表委员们的关注。
产能过剩是阻碍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痼疾。统计显示,到2012年底,全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产能利用率在70%左右……一边是行业利润下滑,一边仍有大量在建、扩建项目。
李扬代表说:“这与由赶超发展战略决定的GDP激励机制有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根本上改革以唯GDP为重的政绩观。”
作为中国经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