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省 语 文 第十六讲 文言文阅读(三) (2014·株洲)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节选)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有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陶渊明在作品中却让老百姓躲起来,这是不对的。”如果你是陶渊明,如何为自己辩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典回放 【答案】 要点:①政治黑暗;②寄托理想;③报国无门。 【点拨】 做好这一题,首先要搞清楚陶渊明的经历和写作本文时的背景。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他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于是他坚决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长期隐居田园,并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经典回放 文言文概括题主要要求在理解词义、句义的基础上,从整体上宏观地理解整个选文。综合运用所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对文言文进行全面地理解: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归纳概括内容要点,概括文段;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文言文探究主要考查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探究内容包括:根据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对文中人物的做法、性格、品质进行认识评价。 文言文阅读感悟题主要要求考生探究古文中的经典语句的现实意义;根据文章内容谈看法、感受和启示。 命题热点 命题热点 一、概括文意的方法: 1.看标题,明内容。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大多能揭示文章重点内容,暗示文章主旨,启迪行文思路。 2.看注释,明内涵。 (1)文章的注释有两种情形要引起注意。其一,是为了进一步疏通文意而必须借助注释。其二,是为了便于阅读和答题的难度较大时作为重要的条件和提示。 (2)对人物介绍的注释要倍加关注,有时隐藏着时代背景的介绍,而这对于做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3.看首尾明主旨。 文章的首尾往往蕴涵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意图。所以阅读时揣摩首尾,能体味题旨,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大意。 解题技巧 4.看全文明文意。 对句、段的分析不能就句论句、就段论段,要统观全局,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二、探究写作目的的方法: 有的文言文,作者的情感和态度是借助抒情、议论的句式直接表达出来的,带有明显的赞颂或批评、肯定或否定,从文章的关键语句中就能找到。有的文言文,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是通过对人、事、物、景的描述(说明、议论)中显现出来的,其观点和态度比较隐蔽又分散在各部分之中,这就需要在领悟、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去综合概括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注意从选文的开头句、中心句、结尾句入手,把作者对原文中的人、事、物的评价或事理的分析的句子找出来,以此为突破口,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解题技巧 三、文言文感悟的方法: 1.认真阅读选文。要有针对性地反复阅读选文(包括链接材料),理解文中内容、情感,再结合理性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2.联系生活实际。要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对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提出独特的认识和见解,当然还要考虑观点的正确性。 解题技巧 一、(2013·重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爱莲说》(节选) 周敦颐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1.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 __安贫乐道(或“高洁傲岸”,意合即可)__ 2.两则选文均用了对比的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 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文“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2014·东营)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兽有猱①,小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年聚焦中考英语人教课件第44讲补全对话.ppt
-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1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doc
- 2015年聚焦中考英语人教课件第45讲任务型阅读.ppt
- 北京市顺义区2011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doc
- 2015年聚焦中考英语人教课件第46讲书面表达.ppt
- 2015年聚焦中考英语人教课件教师评语.docx
- 2015年聚焦中考英语人教课件九年级上册基础知识考点突破.doc
- 北京市通州区2011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doc
- 2015年聚焦中考英语人教课件九年级下册基础知识考点突1.doc
- 2015年聚焦中考英语人教课件九年级下册基础知识考点突破.doc
- 现代文阅读(记叙文)(考点梳理+题型解析+方法点睛+专项演练)-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原卷版).pdf
- 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练习)解析版-2026年中考语文复习试题.pdf
- Unit3(模块易错综合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册必刷题(人教版).pdf
- 期末复习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pdf
- 运动的描述-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暑期预习讲义.pdf
- 2025年A特种设备相关管理(A4电梯)复审模拟题及答案.pdf
- 三角形解答题(沪教版)解析版.pdf
- 《百合花》《哦香雪》小说环境描写(练习)-2023学年高一语文对接高考之教材中的考点(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pdf
- 2021-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分类汇编:写作(北京专用)解析版.pdf
- Unit8 Once upon a Time 单元综合测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