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工作者对偶同质性对人际脉络绩效影响之与研究: 关系品质中介效果.pdfVIP

知识工作者对偶同质性对人际脉络绩效影响之与研究: 关系品质中介效果.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人力資源管理學報 2006 夏季號 第六卷第二期 PP 023- 047 知識工作者對偶同質性對人際脈絡績效影響之研究: 關係品質的中介效果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Relationship Qualit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Workers’ Dyadic Homophily and Inter-personal Contextual Performance 陳冠浤* Guan-hong Chen 94 年 12 月 29 日收稿,95 年 4 月 19 日、95 年 6 月 20 日修改,95 年 6 月 22 日接受刊登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如何有效促進組織成員間的互助、合作及知識分享,以強化企業的 競爭優勢,並以人際脈絡績效為依變項,劃分為人際公民行為及知識分享行為等兩構 面,試圖找出其影響的因素。由於人際脈絡績效並不像「任務績效」那般易於衡量及誘 發,而係屬自發性產生的利他人、利組織、利社會的角色外行為,組織較難透過正式控 制與激勵制度予以誘發。經文獻回顧及整理後,本研究認為職場上互動的兩人間是否具 特性相似性及建立良好關係品質,會是影響雙方互助行為的重要因素,故將知識工作者 的對偶同質性作為人際脈絡績效的前因變項,並探討關係品質是否具中介的效果。由於 本研究採對偶且記名方式蒐集資料,極需要受訪對象的高度配合,故須採研究者親自前 往受訪公司發放及當場回收問卷,經過一番努力,幸運獲得十七公司接受訪查,總共發 放了 645 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 505 份,有效回收率為 78.3% 。經統計分析後發現,當 兩位同事互為異性、學歷及年資愈相近時,有助於強化兩人的強連帶關係及人際公民行 為,對人際信任及知識分享行為的影響效果則不顯著;主觀價值觀契合度對人際公民行 為及知識分享行為皆有正向影響,而閞係品質中的強連帶關係及人際信任則確實在其中 扮演中介的效果,由此可知同事間的人際互動行為,確實會受到相似吸引的效果影響, 此研究結果可作為人力資源管理實務上,人員招募、工作配置及團隊成員遴選等決策時 的參考之用。 關鍵字:對偶同質性、主觀價值觀契合 、關係品質、人際脈絡績效 ABSTRACT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organizations and also attracting and maintaining rare knowledge workers, the promoting of the cooperative and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between knowledge workers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pic for both the practitioners and researchers. In contrast to the job/task performance, contextual performance is a sort of altruistic, pro-social behavior difficult to measure and motivate by formal control and incentive system.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determinative factors of ‘Interpersonal Contextual Performance, ICP’ which represent the interpersonal dimensions of contextual performance, we draw on sim

文档评论(0)

ygxt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