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求知 志在富民——纪念费孝通先生逝世四周年.pdfVIP

从实求知 志在富民——纪念费孝通先生逝世四周年.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实求知 志在富民——纪念费孝通先生逝世四周年.pdf

回忆 与怀念 从 实 求知 志在 富 民 纪念费孝通先生逝世四周年 徐 平 每一个人都是人类历史的组成部分,衬映着一个 试图从医治个人转变为医治整个社会。在燕京大学社 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但个人是否具有 自觉和反思 会学系学习后,发现听不到中国社会的真实情况,即 精神,尤其是能否有意识地对 自己生活的时代做理性 使听到了,也是听得越多,视听越乱,于是有了他和 的思考和记录,只有极少数称之为大师的人才能做 前妻王同惠的大瑶山调查,虽然付出了一死一伤的惨 到。费孝通先生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罕有的大师之 痛代价,费孝通也找到了他毕生的研究方法,那就是 一 , 他被人们称作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 “从实求知”,事实上这是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 “知行 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为后人留下了七百余万字的作 合一”理念的现代延伸,开始了他一生 “行行重行行”, 品,也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内蒙古人民出 “志在富民”的追求。 版社编辑出版的20卷 《费孝通全集》面世的时候,让 大瑶山调查,使费孝通从体质人类学者转变为社 我们感觉到一种特殊的厚重和意义。 会人类学工作者,也认识到文化是一个完整的结构, 出生于 1910年的费孝通,自称算是前清遗民,生 不能随心所欲地凭感睛拆 “搭配”,必须在弄清中国社 长在书香门第,从小受到 良好的正规学校教育,又幸 会的完整结构之后才知道应当改变什么,保留什么, 运地师从吴文澡、史绿国、马林诺斯基等国内外著名 从而 “认识中国社会到改造中国社会”。到姐姐费达生 学者,饱喝洋墨水却一头扎进 “乡土中国”,毕生 行“ 正在开展工业下乡实践的开弦弓村养伤,真正将费孝 行重行行”.探索 “认识中国从而改变中国”的路径, 通与中国农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虽然在大学时代他 当过国家领导入却始终 自认为 “老来依然一书生”。在 就短期参加过梁漱溟等人倡导的乡村建设活动,但这 他的思想中,不仅有 中国传统文化所打下的深深烙 次调查使他的认识更加深刻。开弦弓村调查无心插下 印,更有西方学术的精华熏陶,更能够看到一代大家 的杨柳,产生了比 花《篮瑶社会组织 影响大得多的 的严谨风范和崇高的爱国情怀。脚“踏实地、胸怀全 《江村经济》,有意无意中使费孝通走到了世界人类学 局、志在富民、皓首不移”,既是费孝通一生学术追求 学科发展的前列,被导师马林诺斯基评价为具有里程 的自我概括,也是费孝通学术思想的高度总结,始终 碑的价值。 江村经济》以及在云南农村调查写作的 围绕中国现实问题 “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 禄村农 田 ,直指当时中国农民的 “饥饿”问题,提 事”。 他回顾 自己的人生,算是死过三次的人:第一 出了其根源是农村土地所有权的问题,也看到了帝国 次是在大瑶山误入虎阱,第二次是在昆明面对国民党 主义入侵及工业化大生产带来的农村凋弊,描述出半 特务的暗杀,第三次是 “文革”期间想过 自杀。他有 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农村惨淡景象。在云南三村的调 过两次传奇的爱情经历,20年的压抑与沉默,70年的 查基础上,费孝通在40年代先后发表了 生育制度》、 学术生涯,有着如此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而叉沈国忧 乡土中国 ,在对传统皇权、绅权研究基础上,提出 民,笔耕不辍,他的人生值得阅读,他的思想保存着 了乡土重建问题,对传统农业社会转型进行了Ni-,l。 一 个时代的记忆和智慧。 1957年的二访开弦弓村,费孝通敏锐地发现解放 回顾费孝通的人生经历,正如他 自己 结的那样 后虽然粮食大幅度增产,农民反而吃不饱饭的怪现 经历了中国近百年来的 “三级二跳”历程,即伴随中 象,经过细致的社会调查,发现问题出在片面地 以粮 国社会从农业社会走向初步的工业社会,当工业社会 为纲的政策导向上,破坏了传统的农工互补的经济结 尚未完全形成又很快进入了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后工 构,工副业的萎缩直接导致农民的贫困,他开始在报 业化时代,经历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一跳,接着又 刊上为恢复乡村工副业生产而鼓与呼,可惜在 《新观 是工业

文档评论(0)

我是小泥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