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平:魏晋十六国河西乡里制度.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魏晋十六国时期的河西乡里制度 ——以考古发现和出土文献资料为中心 李永平(甘肃省博物馆 兰州 730050) 【内容提要】:魏晋十六国时期的河西乡里制度,传世史籍中材料稀缺,乡里名称多见于魏 晋十六国墓葬镇墓文、随葬衣物疏。本文以考古发现墓葬的材料为主,结合河西简牍资料、 吐鲁番出土文书,对出魏晋十六国河西乡里的人口、建构、布局进行了探讨分析,并对乡里 制度不同于中原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和研究。 【关键词】:魏晋十六国 河西走廊 乡里制度 考古发现 System of Hexi village in Wei, Jin and the 16-nation, handed down in the historical records scarce materials, village names found in tombs of Wei, Jin and the tombs of 16 country town, bury with clothing and soothing. Mainly to tombs of archaeological material in this article, combined with bamboo and wooden slips of Hexi materials, instruments unearthed in Turpan, Wei, Jin and 16 States in Hexi Township populations, 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layout and eletric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is different from the Central Plains, and research. 学界将公元220 年曹丕代汉到公元280 年西晋灭吴,称为三国时期。公元439 年北魏 军队讨伐北凉,围北凉都城姑臧沮渠牧犍降,北凉亡,河西归属北魏。在这两个历史事件之 间(大约是在公元 世纪前期到公元 世纪中期),河西走廊是西晋和五凉政权的统治时期, 3 5 研究者称为魏晋十六国时期的河西,先后经历了曹魏、西晋、前凉、前秦、后凉、后秦、 南凉、西凉、北凉等多个政权的统治。有关这一段时期的历史,学术界多角度展开了研 究,这方面的专著、论文,近年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1]学术界对魏晋十六国河西历史 的研究中,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具体到魏 晋十六国时期河西社会和制度史的研究,世家豪门大族往往受到的关注度更高。[2]乡里 制度,是古代社会最基层的一级,系关社会和谐安稳与发展,历代史家给予关注,顾炎武《日 知录》有“乡亭”条,他并认识到:“夫惟于一乡之中,官之备而法之详,然后天下之制, 若网之在纲,有条而不紊”。 秦汉和隋唐乡里制度,由于简牍材料和吐鲁番文书的出土, [3] 论者多有高见。[4] 新的考古发现和出土文献为我们提供了探讨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政权乡里制度的新材 料,对其进行梳理,可以与对世家大族研究相得益彰,更全面认识这一时期河西历史和社会。 一、 出土文献资料记载的魏晋十六国河西乡里 记载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乡里的材料,主要见于敦煌和高台的魏晋十六国墓葬,我们对 材料进行了梳理和编年。 建兴十三年,敦煌效毂东乡□□里。[5] 建兴十七年,西乡; 敦煌效毂东乡□山里。[6] 建兴十九年,敦煌效毂东乡延寿里。[7] 神玺二年,敦煌郡西乡里。[8]庚子六年,敦煌郡敦煌县东乡昌利里。[9] 建初五年,敦煌郡敦(煌)县都乡里。[10] 建初十一年,敦煌郡敦煌县西乡里。[11] 玄始九年,敦煌郡敦煌县都乡里。[12] 建元十八年,建康郡表是县都乡杨下里。[13] 上述年号,建兴为前凉沿用西晋年号,建兴十三年、十七年、十九年分别为公元325年、 公元329年、公元331年。 神玺二年公元398年,神玺为北凉段业年号,公元397——公元399年。 庚子六年当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新起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