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胸健的国民》2(新人教版).docVIP

2014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胸健的国民》2(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 艰难的国运与胸健的国民 第二课时【过程】一、复习文中说“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生命的前进?”请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谈谈当时中华民族的“崎岖险阻”“艰难境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联系课后练习二,理解文中比喻的含义和作用。 长江大河——扬子江、黄河—— 浩浩荡荡——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曲折回徊,崎岖险阻——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浊流滚滚,一泻万里——三、 ①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 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 )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 )万里。有时流到很( )的境界,两岸丛山( ),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 。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 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1为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浊流( ) 阻抑( ) 曲调( ) 崎岖( ) 2为段空缺填上适当词语。 3为文中横线上补写句子。 4文章、两段都说到两种境界,哪两种境界?表意的重点在哪一方面? 5这篇文章通篇运用比喻,试找出一处,加以体会。 6文章思路清晰,请你根据文章思路完成下图。 人类历史道路→( )→( )→中华民族史路→( )。 1.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体验过这样的美趣吗? 阅读下文,回答7~11题。 _________ 孙犁 正月里我常替抗属写信。那些青年妇女们总是在口袋里带来一个信封两张信纸。如果她们是有孩子的,就拿在孩子的手里。信封信纸使起来并不方便,多半是她们剪鞋样或是糊窗户剩下来的纸,亲手折迭成的。可是她们看得非常珍贵,非叫我使这个写不可。 这是因为 那天,一个远房嫂子来叫我写信给她的丈夫。信封信纸以外,还有一张小小的照片。 这是她的照片,可是一张旧的、残破的照片,照片上的光线那么暗,在一旁还有半个“验讫”字样的戳记。我看了照片,又望了望她,为什么这样一个活泼好笑的人,照出相来,竟这么呆板阴沉! 我说: “这相片照得不像!” 她斜坐在炕沿上笑着说: “比我年轻?那是我二十一岁上照的!” “不是年轻,是比你现在还老!” “你是说哭丧着脸?”她 甲,“那是敌人在的时候照的,心里害怕得不行,哪里还顾得笑!那时候,几千几万的人都照了相,在那些相片里拣不出一个有笑模样的来!” 这是她从敌人的“良民证”上撕下来的相片。敌人败退了,老百姓焚毁了代表一个艰难时代的良民证,为了忌讳,撕下了自己的照片。 “可是,”我 乙,“你不会另照一张给他寄去吗?” “就给他寄这个去!”她 丙,“叫他看一看,有敌人在,我们在家里受的什么苦楚,是什么容影!你看这里!” 她过来指着相片角上的一点白光:“这是敌人的刺刀,我们哆哩哆嗦在那里照相,他们站在后面拿枪刺逼着哩!“叫他看看这个!”她退回去, 丁,“叫他坚决勇敢的打仗,保护着老百姓,打退蒋介石的进攻,那样受苦受难的日子,再也不要来了!现在自由幸福的生活,永远过下去吧!” 这就是一个青年妇女,在新年正月,给她那在前方炮火里打仗的丈夫的主要内容。如果人类的德性能够比较,我觉得只有这种崇高的心意,才能和那为人民的战士的英雄气概相当。 7选一句话填入第二段横线上( ) A.家里太穷,她们买不起象样的信纸信封。B.战争实在残酷,家家户户已经山穷水尽。 C.觉得只有这样,才真正完全的表达了她们的心意。 D.为了方便、节约,不浪费纸张。 8给文中画线的甲乙丙丁四处选恰当的语句。 A.郑重地说 B.好奇地问 C.嘻嘻地笑了 D.又抬高声音说 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