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视角三 运用教材史料 本讲教材中的文物图片史料比较丰富,要注意观 察理解和发现其中的历史信息。如《北朝方格兽纹 锦》《南朝青瓷》《纸绘生活图》《礼佛图》《女 史箴图》《兰亭序》《云冈第20窟大佛》等,都是 用以命题的宝贵材料。 尝试命题3 下图是东晋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 “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其书体 被认为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 这种书体是 ( )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答案 D 考能特训 主题:要按照设问要求提取和应用有效信息 例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 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道人又有白 徒,尼则皆畜养女,皆不贯人籍。天下户口,几亡 其半。而僧尼多非法,养女皆服罗纨,其蠹俗伤 法,抑由于此。若无道行,四十以下,皆使还俗附 农,罢白徒养女,听畜奴婢。婢唯著青布衣,僧尼 皆令蔬食。如此,则法兴俗盛,国富人殷。不然, 恐方来处处成寺,家家剃落,尺土一人,非复国 有! ——《南史·郭祖深传》 材料二 问曰:“知此神灭有何利用邪?”答曰: “浮屠(指佛教)害政,桑门(指僧人)蠹俗,风 惊雾起,弛荡不休,吾哀其弊,振思其弱。……又 感以茫目之言,惧以阿鼻(指地狱)之苦,诱以虚 诡之辞,欣以兜率(指天堂)之乐……致使兵挫于 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货殚于土木。 ……耕而食,食不可穷也;蚕而衣,衣不可尽也。 下有余而奉其上,上无为以待其下。可以全生,可 以匡国,可以霸君,用此道也。” ——范缜《神灭论》 请回答: (1)“天下户口,几亡其半”对封建国家有何危 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何在? (2)根据材料二,指出范缜写《神灭论》的背景和 动机是什么。 (3)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提 出了什么主张? 方法指导 解答材料解析题,一定要针对试题的设问来分析材 料。因为材料中的信息很多,试题设问给你指明了 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目标与方向,这样可以节约 答题的时间,提高效率,减少无效信息的干扰。如 此题的第(2)问,限定在“材料二”中找背景和目 的。第(3)问要求分别指出两个材料的主张,都要 从材料中去获取信息,提炼答案。 试做 答案 (1)封建国家的人头税大减。僧、尼和白徒、 养女都不在国家户籍管理之内,不承担赋税徭役。 (2)背景:佛教盛行,已严重危害国计民生。 动机:从理论上反对崇信佛教,以达到发展农业生 产、安定社会的目的。 (3)材料一主张僧、尼还俗务农;材料二主张僧、 尼自食其力。 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2009·福建文综,14)古代有“闽人以海为田” 之说,这种说法突出反映了福建人 ( ) A.临海而居的居住方式 B.围海造田的生产方式 C.靠海谋生的生存方式 D.四海为家的生活方式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理解“闽人以 海为田”的含义。其中,“以海”是手段,“为 田”是目的。这句话反映了古代福建人走向大 海,开发海洋,为中国海洋文明做出了突出的贡 献。A、B、D三项显然不是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 C 2.图一、图二是甘肃嘉峪关、酒泉一带魏晋古墓中 发现的以庖厨为题材的彩绘墓砖。这两幅图( ) A.反映了魏晋时期当地民族构成情况 B.证实了魏晋时期男女劳动分工状况 C.展现了魏晋时期当地动物养殖状况 D.有助于了解魏晋时期饮食生活状况 图一 图二 解析 彩绘墓砖的内容是庖厨,从图画可以看出妇女 在厨房做饭的场面,即反映了魏晋时期的饮食生活 状况。A、B、C三项从图中看不出来。 答案 D 3.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战乱频繁,但是社会经济 仍有一定发展。当时,江南农业得到开发的最主 要原因是 ( ) A.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B.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 C.统治者推行发展农业的政策 D.南方各朝大兴水利 A 4.观察下图,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农业开发程度 最高的地区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C 5.下列表述能正确反映六朝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 ) A.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B.寺院经济衰落 C.城市中出现了柜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