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中的气体污染与防治
——以广东省佛山市为例
朱李华 韩静磊
(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摘 要 运用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可有效实现垃圾的“三化”处理,但在焚烧过程中所产生的烟气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结合广东省佛山某垃圾焚烧厂的实例,本文分析了垃圾焚烧厂的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形成机理、性质,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具有可行性、有效性的污染防治技术体系。
关键词 垃圾焚烧 大气污染 机理 污染防治 技术体系
一、前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垃圾已成为社会公害[1]。垃圾焚烧发电作为一种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充分体现了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原则,因此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焚烧烟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排放造成的二次污染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2]。作者结合在广东省佛山某垃圾焚烧厂的工作实践,对相应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讨论。
二、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佛山市某垃圾焚烧厂的垃圾焚烧炉系统采用美国的Basic燃烧技术,选用的焚烧炉为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200~240吨的BASIC MODEL 10000型焚烧炉,其锅炉参数为:压力4MPa,温度400℃。
主要工艺流程简介如下:
垃圾由给料机送入焚烧炉干燥床,烘干后依次通过数级炉排床进行燃烧。
在燃烧的第一阶段,空气由每个炉排的下部风机送入炉膛,在气流作用下垃圾保持局部浮动燃烧,因此这种焚烧炉既有炉排炉的特点,局部又有流化床的特点[3]。燃烧后的烟气中有许多焦碳颗粒和未燃烧物质,此时温度达860℃。
第二、三阶段是烟气进入第一级再燃烧烟道与定量高速喷入的空气剧烈混合燃烧,仍未燃尽的物质继续进入第二级再燃烧烟道与过量空气剧烈混合继续燃烧,温度达1000℃,此过程没有热交换,主要目的是提高烟气的温度加快烟气中有害物质的分解。
第四阶段为控制余热锅炉进口温度,从省煤器出口处抽取部分烟气回送至余热锅炉前混合,使进入余热锅炉的烟气温度保持在760℃,高温烟气经过过热器、省煤器进行对流换热,然后经由半干式烟气处理设备和布袋吸尘器等一系列设施进行除污处理,达标后由90m高烟筒排往大气。吸收塔下部飞灰与石灰等混合物由排灰装置排出,连同燃尽的炉渣由自动除渣装置排出,再外运至垃圾填埋场填埋或综合利用。[4],[5]
三、气体污染物的产生情况
(一)臭气
进厂垃圾在垃圾储存坑内堆放过程中,垃圾中的有机物逐渐腐烂变臭,产生难闻的臭气,且臭气的强度随着堆放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二)焚烧炉排放的其他有害气体
垃圾焚烧炉排出的气体污染物一般有以下几类:
①飞灰: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飞灰一般为无机物质,主要是金属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碳酸盐、磷酸盐及硅酸盐,来源于垃圾中的不熔氧化物、不挥发金属及不完全燃烧的有机物等。
②酸性气体:包括HCl、NOx、SOx 等,主要由垃圾中的含氯、含氟与含硫等化合物高温燃烧时生成。[6]
③金属化合物(重金属):烟气中的金属化合物一般由垃圾中所含的金属氧化物和盐类等反应生成。[7],[8]
这些金属氧化物主要来源于垃圾中油漆、电池、灯管、化学溶剂、废油、油墨等。所含的金属元素按照性质基本可分为三类:
非挥发性元素(沸点大于1200℃):包括铝、钡、铍、钴、镁、铁、钾、硅、钛等,一般存在于飞灰和炉渣之中;
挥发性金属:包括锑、砷、铜、铅、锌等,一般与飞灰凝结在一起;
挥发性汞(700℃):在垃圾焚烧高温烟气中仍是气态。
④未完全燃烧产物:主要为一氧化碳、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和氯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现已证实,其中某些芳烃化合物有致癌作用,如3-4苯并[a]芘,是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剧毒物质。保证垃圾焚烧炉内完全燃烧是防止该类有毒物质产生的有效手段。
⑤微量有机化合物:主要有多环芳烃(PAHs)、多氯联苯(PCBs)、甲醛、二噁英(PCDD)及多氯二苯呋喃(PCDF)等。其中PCDD/ PCDF是强致癌、致畸的危险性有毒物质。当垃圾焚烧炉内燃烧温度高于200℃时开始生成,高于700℃开始转向分解,当烟气温度高于850℃才能分解完全。
四、污染控制措施
(一)防臭
垃圾由垃圾车运到厂区后进入垃圾卸料大厅,垃圾卸料大厅为密闭式布置,可防止臭气外溢和苍蝇蚊虫的进入。采用密闭的垃圾存储坑,并在垃圾坑上方安装机械抽风设备,用二次风机在坑上方抽取二次风,形成垃圾坑内轻微负压的结构,可有效防止臭气外溢影响车间环境卫生。
(二)控制燃烧
为减少垃圾焚烧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需严格控制燃烧条件,具体措施如下:
1.提高炉内燃烧温度,并延长烟气在燃烧高温区的停留时间,使二噁英分解。当垃圾热值低于正常燃烧值时,可采用投助燃油等方法,使燃烧区温度高于900 ℃;烟气在高温区停留2 s 以上。
2.使烟气尽快排出炉膛,缩短烟气在低温区(300~400 ℃)的停留,避免重新生成二噁英。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