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部分高中化学实验问题的反思.doc
对部分高中化学实验问题的反思
[根据《对高中化学新教材实验的观察研究》报告改写]
李哉平 周敏娅 郑懿勇
我们对现行高中化学教科书[人教社化学室: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第1-3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中的部分实验进行了梳理。现将其中的一些观点整理出来,请同仁赐教。
第一册演示实验2-2
“金属钠燃烧”的改进
教科书中金属钠燃烧是放在石棉网上进行的,燃烧过程中容易发生飞溅,导致过氧化钠过少而浅黄色不明显。如将实验改成在蒸发皿中进行,不易发生飞溅,浅黄色现象明显,实验效果非常好。
第一册演示实验2-4
钠与水反应产物氢气的检验
教科书中钠与水反应产物氢气检验的材料,采用生活中很容易找到的塑料瓶,如图1。
此检验钠与水反应所生成的气体示意图法,虽然突出了教材中“家庭小实验”灌输给学生“开动
脑筋,到生活中广泛收集实验材料,为我实验所用”的思想,但忽略了材料的性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我们认为这个实验主要存在以下不安全隐患:
(1)塑料瓶熔点低,不能做高温反应容器。实验中因钠与水反应的剧烈放热,使金属钠很快熔化而脱离大头针,浮到瓶子上方的水面在不停地游动。无序快速运动中的钠球接触塑料瓶壁时,会熔化塑料瓶壁,钠球就极有可能喷射而出。笔者在演示实验时发生过,射出的钠球险些击中学生的眼睛。有人认为钠的熔点低,熔化的钠球本身的温度不会太高,这可能是一种错觉。因为反应放出的大量热,熔化了钠球甚至可以点燃所产生的氢气,足见钠球本身的温度是很高的,而用做塑料瓶材料的聚乙烯熔点只有110—115℃,故钠球完全有可能熔穿塑料壁激射出来。
(2)塑料瓶的弹力容易吸入空气而形成氢氧混合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该实验完美的设想是,通过外力挤压使水刚好充满瓶口而排净空气,塑料瓶预留出一定空间,然后塞上带有金属钠的瓶塞,通过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来填充原有的空间。由于实验中空间的预留与钠块大小的选取,都是凭经验估计的,有较大的随机性,实际上每次要做到两者完美的匹配很难。反应产生的氢气,太多了易冲出瓶塞,导致下一步无法操作;太少了不能使瓶子复原,拨出瓶塞后因瓶子原有的弹力而吸入一定量的空气,此时点燃的可能是氢氧混合气。笔者反复试验(设有保护屏),出现过多次爆炸,塑料瓶被炸得碎片四溅。
高温的钠球固然不会每一次将塑料瓶壁熔穿,点燃的气体也不见得每一次都会发生爆炸,但只要有一次危险发生就会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化学实验,尤其是教材推荐的各类实验,在材料和方法上必须做到万无一失,确保绝对安全。同时,选择的实验条件和要求不能过于苛刻,应当相对宽松,要充分考虑到教师和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偏差,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在不违反科学性的前提下,我们认为实验材料的安全性是实验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
第一册演示实验3-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2000年版的教科书上只是归纳为计算、称量、溶解(稀释)、转移、洗涤、定容和摇匀等几步。2003年版的教科书上,在洗涤液转移入容量瓶后加上了“振荡”一步。我们认为是必要的,因为此时容量瓶内的溶液,其下半部分比上半部分的浓度要高,如果不经过轻轻振荡均匀就进行定容操作,则会造成溶液的实际体积偏小,使得溶液的实际浓度比理论值要高,带来了测定误差。
第一册 演示实验3-8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学生实验六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
这两个实验都用到了量筒。实验3-8的意思是,用量筒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水用于溶解。实际上没有必要用量筒,因为用于溶解的水量在适可范围内即可,多些少点对实验并无影响,烧杯本身固有的刻度即能满足要求。学生实验六中没有必要按教科书中所讲的“先用量筒量得50ml的水”,只要让学生在锥形瓶中注入约2cm高的水即可。所以定量实验时选用的仪器只要符合有效数字的要求就行,如果过分追求准(精)确值,必然会阻碍思维的变通和流畅,显得呆板机械。
第一册 演示实验4-4
次氯酸的漂白作用
教科书采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而图3的装置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我们并不认为所有的实验都得微型化,但对于操作复杂化或仪器容量过大的实验,最好采用合理的微型装置,可能会缩短实验时间或节约药品用量。教科书选用的实验,应突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其过程简约有效。
第一册 学生实验一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
本实验安排是一课时。实验内容虽不多,但大部分学生的时间化在氢氧化铜的过滤、蒸发和分解上,使得未能制得氧化铜就到下课了,下面的氯酸钾催化分解的实验就无法完成。若按教师用书建议开两课时,对每星期才三课时的高一化学,做一个并无多少实质性内容的实验似乎效率太低。课前提示和实验整理已占去一些时间,实验课如缺乏有意义的内容或课堂容量过于饱和紧张,学生势必会忽略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过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全球变暖的有序适应问题叶笃正严中伟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doc
- 关键词 猪肉; 追溯系统; 查询环节; 标识.doc
- 多大的官也不能忘记学习.doc
- 学位论文数据库CDDBFT 和CDMD 的描述元数据比较.doc
- 寡聚赖氨酸铱(III) 纳米粒子在细胞溶酶体环境下解离为小尺寸纳米粒子, 小纳米粒子入核及其核内释药行为研究.doc
- 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文化传承.doc
- 微观视角下市场化利率的决定及影响分析.doc
- 教师的教育智慧.doc
- 文摘本文通过对谷歌图书搜索(Google Books) 的在线查找和分析, 反驳了谷歌“复制不构成侵权” 的观点并分析.doc
- 文献传递中文献信息鉴别和文献馆藏地确定浅谈刘敏, 王伟, 孙维莲, 张立欣, 朱亦民, 朱京徽(清华大学图书馆,.doc
- 奔驰培训资料CLS车型介绍 中文.pdf
- 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醋酸乙烯酯生产分厂项目7-能量衡算说明书.doc
- 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醋酸乙烯酯生产分厂项目8-物料衡算说明书.doc
- 《汽车机修》教学课件3、第三章、汽车发动机构造和工作原理.pdf
- 2018化学战剂中毒的现场处置-wuqh.pdf
- 白车身设计GD&T简单培训.pdf
- 2021年全国优秀技术经理维修案例-高压电系统-7583744-德州华运-张作村.pdf
- 奔驰培训资料ME 9.7 KE发动机控制系统 中文.pdf
- 镇海炼化硫磺回收制二硫化碳生产项目大气污染估算报告(硫芳百世).docx
- 《汽车机修》教学课件15、第十五章、转向系统的构造原理与鼓掌检修.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