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文论 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1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魏晋南北朝文论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用近代的文学眼光看来,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的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第一节 玄学的兴起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的繁荣发展 一、文学创作主题的变化 由前此政治教化,美刺讽谏逐渐转变为以写个人悲欢遭际为主,着重抒发个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描写个人的曲折经历,以及对动乱现实的深沉感慨。如《古诗十九首》,三曹七子的诗篇“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文心雕龙·明诗》) 行行重行行 (无名氏)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第二节 曹丕与陆机的文学批评 一、曹丕及其《典论·论文》 (一)、生平与思想 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魏文帝。今存《魏文帝集》二卷,《三国志·魏志》有传。 曹丕的《典论·论文》是由经学时代转向玄学时代,在文艺思想发展和文学理论批评方面,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一篇纲领性文献。鲁迅说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从曹丕开始。 ?典论·论文 [魏] 曹丕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於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於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译: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二)《典论·论文》 1、批评论 曹丕根据过去文学批评存在的两种不良倾向,提出了“审己度人”的批评标准。 以往批评中存在的几种不良倾向是: ① “贵远贱近”“向声背实” ②“暗于自见,谓己为贤” ③“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他提出的主张是“审己度人”。 二、陆机和《文赋》 (一)生平与思想 生于东吴名将之后,祖父陆逊为丞相,父抗为大司马。 20岁前,长于国破兵乱之际;后拜张华,结识名流权贵,后附赵王伦、成都王颖,后被宦人诬有反意,被杀,云亦被杀。机时年43岁。 《文赋》中的思想以道家思想为主。在言意关系上,他主张言不尽意;在创作心理上,主张虚静;在陶炼文思时主张顺应自然天机。 《文赋》是我国第一次全面系统地研究文学创作的基本理论。 文赋 陆机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其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他日殆可谓曲尽其妙。至於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盖所能言者,具於此云尔。 (写此文的目的) 我每次阅读那些有才气作家的作品,对他们创作时所有的心思自己都有体会。诚然,作家行文变化无穷,但文章的美丑,好坏还是可以分辨并加以评论的。每当自己写作时,尤其能体会到别人写作的甘苦。作者经常感到苦恼的是,意念不能称意的反映事物,语言不能完全表达思想。大概这个问题,不是难以认识,而是难以解决。因此作《文赋》借评前人的优秀作品,阐述怎样写有利,怎样写有害的道理。或许可以说,前人的优秀之作,已把为文的奥妙委婉曲折地体现了出来。至于前人的写作决窍,则如同比着斧子做斧柄,虽然样式就在眼前,但那得心应手的熟练技巧,却难以用语言表达详尽,大凡能用语言说明的我都在这篇《文赋》里了。 伫(zhù)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lǐn )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论创作前的准备) 久立天地之间,深入观察万物;博览三坟五典,以此陶冶性灵。随四季变化感叹光阴易逝,目睹万物盛衰引起思绪纷纷。临肃秋因草木凋零而伤悲,处芳春由杨柳依依而欢欣。心意肃然以胸怀霜雪,情志高远似上青云。歌颂前贤的丰功伟业,赞咏古圣的德行。漫步书林欣赏文质并茂的佳作,慨然有感,投书提笔写成诗文。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文档评论(0)

别样风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