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王清任的瘀血理论特点及活血化瘀法的现代临床应用.docVIP

浅谈王清任的瘀血理论特点及活血化瘀法的现代临床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王清任的瘀血理论特点及活血化瘀法的现代临床应用.doc

医林改错二卷。上卷以“亲自改正脏腑图”为核心,对古代脏腑图中的一些错误作了澄清和纠正;下卷记载了王氏临床辨治 中风瘫痪痹证痘疹介绍活血化瘀的经验 治病要诀,在于明白气血。《素问·调经论》云:“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治病之要诀,在于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要知初病伤人何物,不能伤脏腑,不能伤筋骨,不能伤皮肉,所伤者无非气血。” 对于气血之病,王氏则又特别强调气虚和血瘀为致病之源。 强调临证治病之关键在于调理气血 治 疗 经 验 学术重点。瘀血证治分部论治瘀证 中风论治气虚致中 一)瘀血证治 1瘀血之因 虚 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血停留而为瘀 实 邪气所致 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 受热(瘟毒)则煎熬成块 2瘀血之症 显而易见血瘀之症 血瘀杂症 通窍活血汤所治的头面、四肢及周围血管瘀血证;血府逐瘀汤所治心胸以上之证;膈下逐瘀汤所治肚腹之瘀血证;少腹逐瘀汤所治之月经紊乱、经色改变、痛经、崩漏、小产等;身痛逐瘀汤所治久痹等;颠狂梦醒汤所治之哭笑不休,骂詈不避亲疏等证; 瘀血证治 逐淤法虽早在《内经》、《伤寒论》中就己有论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 血实,宜决之。” 张仲景用桃核承气汤治下焦蓄血证等,但过于简略;《医林改错》载有33方,其25方中,有活血化瘀药者22方,有黄芪者11方,两者兼有者8方。 瘀血之治 (1) 行气活血化瘀方: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 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 (2) 补气活血化瘀方 补阳还五汤;止泻调中汤 助阳止痒汤 (3) 解毒活血化瘀方 解毒活血汤 通经逐瘀汤 4) 回阳救脱活血化瘀方:急救回阳汤 五逐瘀汤方剂歌诀 血府逐瘀用桃红,四物再加牛桔梗; 柴胡枳壳与甘草,专治胸中血瘀症。 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老葱姜; 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元胡甘, 川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少腹茴香与干姜,元胡灵脂没芎当, 蒲黄官桂赤芍药,调经种子第一方。 身痛逐瘀膝地龙,香附羌秦草归芎, 五灵桃红没药入,黄芪苍柏量加减。 活血化瘀学术流派 及其研究进展 自王清任之后,研究血瘀和活血化瘀的医学不断出现并形成队伍,表明在中医学术研究中,从王清任起至今,已形成了活血化瘀学术流派 如清代名医唐宗海,在《血证论·卷五》中,立“血瘀”专论,并直接沿用了王清任所创制的“通窍活血汤”、“血瘀逐瘀汤”等治其所论三焦血瘀诸证。并在书中推崇“ 王清任极言瘀血之证最详” , “ 惟治瘀血最长 (卷七) 。” 2004年12月29日,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在北京揭晓:“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多种病可归入血瘀证范畴(1) 心血管系统: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各类脉管炎等 神经精神系统:脑中风,脑外伤,慢性头痛,震颤麻痹,周围神经疾病,精神分裂症 血液系统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紫癜,再障,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高粘血症等 消化系统:溃疡病,胃炎,消化道出血,慢性肝炎,肝纤维化 呼吸系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原反应等 泌尿系统:急慢性肾炎,血尿等 免疫系统:硬皮病,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多种病可归入血瘀证范畴 (2 代谢系统:高脂血症,糖尿病神经血管并发症等 结缔组织系统:灼伤及外伤性皮肤瘢痕,角膜瘢痕等 妇产科: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宫外孕,盆腔炎,子宫肌瘤等 儿科:新生儿硬肿症,肝炎及紫癜等 皮肤科:红斑结节类病,色素沉着性病,酒糟鼻 眼科:视网膜血管阻塞病,眼部免疫病及退行性病 口腔及耳鼻喉科:三叉神经痛,突发性聋等 骨科:骨折等 外科:部分急腹症等 肿瘤科:血管瘤,肝癌等 器官移植:排异反应等 活血化瘀法现代临床应用概况 活血化瘀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   中医可将其归为“瘀血”、“癥瘕”等范畴。活血化瘀方药具有调节载脂蛋白代谢;影响一氧化氮释放;保护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提高过氧化物酶 的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抑制血小板功能,调节前列环素与血栓素A2 的平衡;调节AS 相关的活性多肪及基因的表达等作用 。 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  活血化瘀法在抗肿瘤的作用机理主要在于其有直接的细胞毒作用,抗突变作用,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分化;能减弱血小板凝集,可以使癌细胞不易在血液中停留、粘附、聚集,从而减少转移;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能影响微循环,增加血管通透性,以改善瘤组织局部的缺氧状态,提高放化疗敏感性;能提高抗体、补体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可抑制纤维母细胞亢进的胶原合成作用,预防或减少放疗引起的组织纤维化。

文档评论(0)

aiwen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