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6-智能控制复合相干电火花震源技术研究-《高技术通讯》.pdf
维普资讯
裴彦 良等:智能控制复合相干电火花震源技术研究
智能控制复合相干电火花震源技术研究①
裴彦良② 刘保华 王揆洋 刘晨光 李西双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青岛266~1)
摘 要 针对已有电火花震源产品地层分辨率和地层穿透深度不能兼顾的问题,提出了
一 种新的电火花震源技术——智能控制复合相干电火花震源系统。该震源系统包含六个
组成部分,由嵌入式智能集成芯片实现智能控制。该系统在双震源模式下可以交替发射
两种不同能量的地震信号,在一次探测中同时获得浅层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和较深层的
地震资料,提高勘探质量和效率;此外,该震源还可以相干激发,改善震源子波品质,提高
震源的地层分辨率。
关键词 电火花震源,智能控制,复合,相干
五”期间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吴金龙等研制
0 引 言
成功了 “双震源三缆接收技术”,在一些国家项 目的
跨海隧道修建、跨海桥梁架设及海底管线敷设 海上作业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探测效果。其
等工程都需要海洋工程地震勘探的配合 1【-3J。海洋 特点是利用三条不同频率响应的电缆分别接收来 自
工程地震勘探采用人工激发地震波的方法,沿测线 两种震源的地震信号,这两种震源发射的地震信号
在不同位置检测大地的震动,根据记录到的地震资 频率和能量不同,这样既提高了分辨率又增加了穿
料了解海底地层结构和岩石性质,研究断层发育情 透深度。然而,该套系统在工作中必须同时使用两
况、活动性以及区域地震危险性,以判断海洋工程的 套震源,给使用带来了不便,限制了此技术的推广。
可行性。目前海洋工程地震勘探使用的震源主要有 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智能控
气枪震源、电火花震源和换能器震源等类型,其中电 制复合相干电火花震源技术,采用大、小两种不同能
火花震源以其频谱范围宽、分辨率高、安全环保、使 量交替激发的办法,使用一套震源便可既获得高分
用方便等特点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4【_6J,成为海洋 辨率的浅层剖面资料又获得穿透较深的中深层地震
工程地震勘探使用的首选震源。 资料,提高勘探质量和效率。另外,目前的电火花震
现在国内普遍使用的海洋电火花震源有法国 源的地层分辨率难以进一步提高,这很大程度上是
S.I.G公司生产的 SIG系列、荷兰的Geo-Resources 因为电火花震源震源子波的第二压力脉冲一直难以
公司研发的Geo.Spark系列等,这些震源中激发能量 消除,影响了震源子波的品质 8。本文所述 电火花
最小的只有为 l2焦耳,最大的可达 20000焦耳。对 震源还可以工作在相干震源模式,大、小两种能量准
于任何一种电火花震源,在测量过程中都可以设定 同步激发,将大能量激发作为主发射震源,将小能量
使其以某一个固定能量激发。然而固定的激发能量 激发作为辅发射震源,调整相邻大能量激发和小能
则意味着固定的震源子波频率[,小能量激发则震 量激发的能量和时间间隔,利用辅发射震源产生的
源子波频率高,大能量激发则震源子波频率低,而震 脉冲压制主发射震源的子波的第二压力脉冲,可以
源子波频率直接影响到了地震勘探的地层穿透深度 获得具有高P-P值、高频、高P/B值的震源子波。
和分辨率。震源子波频率高则分辨率高,而由于高
频信号衰减快 ,相应的地层穿透力就弱;震源子波频 1 智能控制复合相干电火花震源技术
率低则穿透能力强,但分辨率低。为解决地震勘探 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5N示踪技术在湿地氮素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中的应用进展.pdf
- 15个国外李子品种花粉生活力的观察.pdf
- 16Mn钢热浸镀ZnAl合金镀层在海水中应力腐蚀行为研究.pdf
- 17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分布的特征和模式研究_以北师大版数学必修教材为例.pdf
- 18-赵子基-2011-青海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发展前景.pdf
- 17基于改进距离的孤立点检测方法.pdf
- 18.我国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_孙松.pdf
- 18.钢纤维的分布和取向与钢纤维砼的强度.pdf
- 18浮动车数据路网时空分布特征研究.pdf
- 19.变革时期我国大学体育的组织与管理.pdf
- 200606地震属性在SU气田开发中的应用.pdf
- 2006利用卫星资料分析对流层臭氧柱总量分布特征及其可能的原因.pdf
- 2006年3月芦苇湿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pdf
- 2006用煤矸石中制备氢氧化铝和氧化铝的研究.pdf
- 2006~2009年山西省项目县艾滋病合并结核病调查资料分析1.pdf
- 200710009855-利用牡蛎壳制备可...-申请公开.pdf
- 2007年7月川东北连续3场大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pdf
- 2007年海南省酸雨状况及其受天气系统的影响分析.pdf
- 2007年的水沙变化趋势及其成因3.pdf
- 2008参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特征.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