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对豫谷19 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影响.docVIP

密度对豫谷19 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密度对豫谷19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王淑君 刘金荣 王素英 刘海萍 宋中强 闫宏山 (安阳市农业科学院 安阳 455000)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密度条件下谷子新品种豫谷19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增加,茎杆变细,穗长变短,谷穗变细,单位面积穗数增多,成穗率、单穗重和单穗粒重的变化呈下降趋势;且当种植密度为67.5万株/公顷时,豫谷19产量最高,为6085.65kg/hm2。 关键词:密度;豫谷19;产量;构成要素 豫谷19系安阳市农科院以国家优质米冀谷19豫谷1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利用动态育种技术,在海南、安阳交替系选而成。褐红谷子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粘香绵软,适口性好, 商品。xcel 2003 和 DPS 7.05进行分析【3】。 2 结果与分析 2.1密度对豫谷19农艺性状的影响 从表1可看出,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逐渐增加,茎粗、穗长和穗粗的变化均呈下降趋势。密度为45万株/公顷时,茎粗、穗长、穗粗的值最大,分别为7.74mm,23.27cm,13.27cm,而株高值最小,为121.50cm。当密度为120万株/公顷时,株高增加了7.67个百分点,茎粗、穗长、穗粗分别下降了17.49%,14.04%,15.02%。当密度为105万株/公顷和120万株/公顷时,株高、茎粗、穗长和穗粗变化并不明显。说明密度越小,越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表1 不同处理的农艺性状 2.2 密度对豫谷19产量和构成要素的影响 从表2可看出,单位面积穗数随密度的增加相应增加,成穗率的变化趋势与穗数相反,随密度的增加反而降低;单穗重、穗粒重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并在密度为45~90万株/公顷时反应敏感,当密度大于90万株/公顷时,变化较小;随密度的变化,产量则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密度为67.5万株/公顷时,产量最高,达到6085.65kg/hm2。 表2 不同处理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2.3 产量与其构成要素的相关分析 谷子产量受综合因素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表3),成穗率、出谷率与产量为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3和0.84。单穗重和单穗粒重与产量为正相关关系,单位面积穗数与产量呈负相关关系。单位面积穗数与成穗率、单穗重、单穗粒重均为显著性负相关,说明密度越大,单位面积穗数越多,越不利于单株个体的生长发育。 表3 单位面积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相关分析 备注:* 表示 p 0.05,** 表示 p0.01 3 结论与讨论 密度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生产中,谷子产量不仅取决于单株个体,群体结构更为重要,而适宜的种植密度是保证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4】。我们要在保障群体优势的条件下发挥个体的产量潜力, 提高谷子产量。 在该试验中,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变高,茎秆变细,而穗长变短,谷穗变细;单位面积穗数增多,成穗率、单穗重和单穗粒重的变化呈下降趋势,这与田英才等研究结果一致【5-7】。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基本呈先增高后下降的趋势,当种植密度为67.5万株/公顷时,豫谷19的产量最高,为6085.65kg/hm2,此时单株个体和群体效应均可发挥其最大潜能。因此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加种植密度能够提高产量,否则有可能密度越大,产量越低。 参考文献 [1] 闫宏山宋中强王淑君谷子新品种豫谷19 的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安徽农业科学, 201240(25):12430,12500 [2] 刘海萍,刘金荣,王素英等优质高产稳产谷子新品种豫谷19 的特征特性与配套栽培技术农业科技通讯2012,8:186~187 [3] 唐启义, 冯明光.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计算机处理平台[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4] 董钻,沈秀瑛. 作物栽培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程教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5] 田英才, 安崇冠, 刘子乾等金乡县??金谷 栽培密度试验杂粮作物2010, 30 (3): 230~ 231 [6]庄云,马尧,牟金明密度对谷子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安徽农业科学2007, 35(36) : 11795, 11866 [7]范惠萍, 郭二虎, 王秀清等. 播期和密度对长农35号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河北农业科学, 2010, 14 ( 11 ) : 13~ 14, 34 . .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