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混物制备方法与设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混炼型单螺杆挤出机 1.屏障型螺杆 这种螺杆是在普通螺杆熔化段再附加一段螺纹,而把原来一条螺纹所形成的螺槽分成二个窄的螺槽。其中一条与加料段螺槽相通,另一条与熔体输送段相通。 2.销钉型螺杆 销钉型螺杆是在靠近熔化段末端到计量段这一区间设置一组或几组带有销钉的混炼段而得到的。 3.波形螺杆 这种螺杆的螺槽根部是偏心的,偏心部位沿轴向按螺旋形移动。 以上无论何种型式的混炼螺杆都要避免对物料流动的阻力过大,以免影响挤出机的挤出量。此外,此类螺杆的局部位置因剪切速率加大,物料发热剧烈,会引起温度升高使聚合物降解或分解,故应加强设备的冷却措施和温度控制。 混炼-挤出机组(FCM机组) 为延长物料的混炼时间,提高混炼效果,工业上常应用两个挤出机串联操作,或制成串联机组——二段挤出机用于聚合物共混。然而此类措施效果不够明显,主要是因为物料混炼的剪切速率未能提高。 混炼-挤出机组分分为两个操作段,第一操作段不使用挤出机,而是使用类似密炼机结构的混炼装置,在此段的高剪切速率(500~1500s-1)使聚合物受到混炼。第二操作段列为普通单螺杆挤出机,剪切速率较低(30~70s-1)。 与密炼机、混炼型单螺杆挤出机及普通单螺杆挤出机比较,FCM剪切速率最高,混炼时间最短。 FCM特点:混炼效果高,能量消耗少,操作连续,温度易控制,原料形状不拘,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双螺杆挤出机 结构——如图 混炼挤出装置是由两根互相啮合的螺杆和一个∞字形料筒组成。 工作原理——“正向输送”作用,强制将物料推向料筒末段。 特点: 1.混炼效果好,两根螺杆啮合处产生强烈的剪切作用。对于同向旋转双螺杆,一根螺杆的螺齿像楔子一样伸入到另一螺杆的螺槽中,物料在两螺杆之间反复转向,经十个螺距后,混合次数可达220之多,故分散混合效果好。 2.物料在料筒中停留时间分布窄。因无单螺杆中的逆流、漏流、横流等流动,而只有正向流动,所以物料的平均停留时间比单螺杆少二分之一。停留时间分布范围也仅有单螺杆的五分之一左右。因此物料所经历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大致相同,性能均匀,也因为“自清理”作用而避免物料对螺杆的粘附而产生局部降解。故对热敏性聚合物尤为重要。 3.挤出量大,能量消耗少。其实际挤出量可达单螺杆的三倍。异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可将85%的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配置静态混合器的挤出机 它是一类使流体在流动过程中不断被静止的设备构件所分割的渠道式连续混炼设备。 结构——如图 特点: 1.物料不断地被螺旋元件所分割,每经过一个元件就被分割成两层。于是经过n个螺旋元件后,流体为分割的层数为S=2n。 2.经向流动明显。流体流经螺旋元件时,因旋转运动而产生自轴心向管壁的径向流动,径向流动促进了径向混合分散作用,消除了径向上组分、温度、粘度的差异。如物料在进口处其中心与边缘的温差为25℃,到出口处仅为7 ℃左右。 静态混合器以Kenics最有名。 DIS螺杆挤出机 是一种新型的分配混合装置,它使用具有特殊结构的“分配混合”螺杆。 结构——如图 特点:高剪切作用,混炼效果卓越。 第六章 6.1制备方法 6.1制备方法 制备聚合物共混物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共混法和共聚-共混法(化学共混法)两类,此外还有较新的IPN(互穿聚合物网络)法。各种共混法所制得共混物的理想形态结构应为稳定的微观多相体系或亚微观多相体系。这里所指的“稳定”是指共混物在成型及使用过程中不产生宏观的相分离。 6.1.1物理共混法 依靠物理作用实现聚合物共混的方法。由于常通过特定的设备来完成,故也称之为机械共混法,相应的设备称为混合或混炼设备。 物理共混中可能会由于强剪切作用而形成少量的共聚物。 1.干粉共混法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品种不同的细粉状聚合物在各种通用的塑料混合设备中加以混合,形成各组分均匀分散的粉状聚合物 的方法称为干粉(粉料)共混法。 常用设备:球磨机,V型混合机,倒锥式混合机,Z型捏合机,高速混合机等。 以上设备大多常温操作,能产生较大的剪切作用。 聚合物干粉混合的同时,也可加入增塑剂、润滑剂、防老剂、着色剂以及填料等各种配合剂。 经干粉共混所得物料,在某些情况下可直接用于压制、压延、注射或挤出成型,也往往经过挤出造粒后再用以成型。 此法优点:设备简单、操作容易。 此法缺点:①所用聚合物原料必须呈细粉状,若原料颗粒较大,需粉碎,但韧性大的聚合物粉碎困难;②干粉混合温度低于其Tf,物料不易流动,故混合分散效果较差。共混物的相畴较粗大,制品的性能受到一定的影响。 适于此

文档评论(0)

nnh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