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侧眶皮层在痛觉调制和针刺镇痛中作用.pdfVIP

腹外侧眶皮层在痛觉调制和针刺镇痛中作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腹外侧眶皮层在痛觉调制和针刺镇痛中的作用1 屈超玲,霍福权,盛海燕,冯洁,贾红,唐敬师*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陕西西安(710061 ) E-mail:jstang@ 摘 要:腹外侧眶皮层 (ventrolateral orbital cortex, VLO) 是眶皮层的主要成分,它与导水管 周围灰质(PAG )、丘脑和其它皮层之间有广泛的纤维联系。研究表明VLO 不仅是一个痛觉 感受中枢,而且也是一个痛觉调制中枢,通过激活PAG 脑干下行抑制系统在脊髓和三叉水 平抑制伤害性信息的输入。VLO 在针刺镇痛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已证实阿片、5-HT 和GABA 等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参与VLO 的抗伤害效应。 关键词:腹外侧眶皮层,伤害性感受,痛觉调制 中图分类号:R338.2 1. 引言 以往解剖学的研究已经表明,在猫和大鼠,丘脑中央下核(Sm)接受脊髓背角Ⅰ层神 经元和三叉神经尾核亚端的直接投射,而 Sm 的神经元主要上行投射到腹外侧眶皮层 (ventrolateral orbital cortex, VLO) 。因为脊髓背角Ⅰ层神经元主要是伤害性感受的,因此VLO 可能参与伤害性感受[1-2] 。有趣的是,VLO 神经元下行投射到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PAG )的外侧和腹外侧部。众所周知,PAG 是下行痛觉调制的关键部位,因此我们推 测在伤害性信息整合的过程中,作为脑的高级中枢,VLO 不但参与痛觉感受,而且也可能 参与痛觉调制。Sm-VLO-PAG 构成一条痛觉调制的通路,通过激活PAG 脑干下行抑制系统 在脊髓和三叉水平抑制伤害性输入。本文就VLO 在痛觉调制和针刺镇痛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2. 腹外侧眶皮层的解剖学研究 VLO是眶皮层的主要成分,占据了前额叶皮层的大部分区域。其形状呈不规则的纺锤状, 长度约为2 mm 。它位于嗅裂的上方,胼胝体小钳和屏状核腹侧,外侧眶皮层的内侧和腹侧 眶皮层的外侧部[3] 。VLO 的细胞构筑特点明显不同于其他的前额叶结构和新皮层,它缺少小 颗粒细胞层(Ⅳ层),仅由五层构成:分子层,外颗粒细胞层,外锥体细胞层,内锥体细胞 层和多型细胞层[4] 。在猫和大鼠,VLO主要接受来自同侧丘脑中央下核(Sm)的投射,也 接受少量背内侧丘脑和对侧Sm的投射。背侧Sm投射到VLO 的纤维多数终止于VLO外侧和腹 侧的吻端中间层(Ⅲ层),少数在Ⅴ层或Ⅵ层,而腹侧Sm主要投射到表层。VLO深层(Ⅴ和 Ⅵ层)的传出纤维返回性的投射到同侧Sm [5-7] 。VLO 的传出纤维投射到导水管周围灰质 (PAG ),其中3/4到同侧PAG 的腹外侧,1/4到对侧PAG 的腹外侧和下丘脑外侧[5,6,8-11] 。VLO 也接受来自于背缝核和PAG 的5-HT能纤维的上行投射[12] [6] 。VLO与体感皮层(SI, SII) ,内 [13] [14] 侧无颗粒皮层 ,前梨状皮层 ,岛叶皮层,额叶皮层,顶叶皮层,后顶叶皮层,枕皮层 [9] 以及脑桥臂旁核之间均有往返的纤维联系 。作为脑的高级中枢,VLO与中枢许多与痛觉有 关核团之间存在广泛的纤维联系,提示它在痛觉感受和痛觉调制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腹外侧眶皮层的功能学研究 3.1 损毁或抑制VLO 对伤害性反应的效应 1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5C235 )的资助。 -1- 1975 年,Cooper 首先报道前额皮层的眶区双侧微量注射局麻药盐酸普鲁卡因,可以明 显降低电刺激清醒大鼠后爪诱发的跳跃反应的阈值[15] 。如果前眶皮层仅仅是

文档评论(0)

bhy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