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麦病虫草害发生与防治技术要点
明光市植保站 方大润
针对小麦病虫草害发生特点,谈一谈病虫发生与防治技术。
一、小麦根腐病
近几年小麦根腐病呈上升趋势,发生点多面广,尤其是湖地发生严重,严重的田块病株率达30~50%,其主要症状:茎基部变褐色、主根发黄枯死、次生根不长、植株矮小、提前早衰、后期成白穗。
1、发生原因
(1)根腐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在种子和病残体内越冬,连作土壤带菌量大,造成病菌残留,逐年积累。
(2)气候环境、旱、涝、冻害引起植株衰弱,引起发病,小麦生长后期高温高湿易蔓延。
(3)田管措施不当,不能适期播种,整地质量差,播种过深或过浅,偏施氮肥,田间杂草多,品种抗性差,加重根腐病发生。
2、防治方法
(1)轮作倒茬:重病区可与玉米、油菜、马铃薯、蚕豆等作物轮作,降低病原菌在土壤中的存活量。
(2)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2~3天;药剂拌种,50%多福悬浮剂种衣剂或15%粉锈宁或适乐时或卫福0.3%拌种。拌后堆闷12小时,晾干播种。
(3)控制播种量在20~25斤,播量大过密导致植株细弱,抗病抗寒力差,后期田间密闭不透气,易倒伏,遇到降雨多的年份发病重。
(4)发病重的田块,小麦返青至拔节期连续用药两次。小麦开花初期用药一次,药剂可选用25%粉锈宁或15%多福合剂或甲基托布津100克。
二、地下害虫
播前进行土壤处理可有效地防治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同时可以减轻来年虫口基数,2009年蛴螬是一个大发生年份,湖地的大豆、岗地的花生,受害重损失大,最高每平方米柳巷、太平沿湖一带大豆田高达100头,平均为20~30头。造成成片大豆发黄枯死,蛴螬危害根部同时引起大豆根腐病发生。做好土壤处理工作可以减轻地下害虫危害。
药剂处理方法:48%乐斯本、40%毒死蜱、40%辛·硫磷200~300毫升拌细土20~30公斤,在犁地前均匀撒施田间。也可以选用毒死蜱或进口呋喃丹颗粒剂,每亩3~5斤撒施。
三、小麦红蜘蛛
一年发生2~3代,分长腿和麦园蜘蛛两种,3月份成虫开始活动,适宜气温8~15℃,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危害盛期,气温高于20℃活动停止开始越夏,喜欢潮湿不耐干旱,低湿密植的麦田发生量大。防治药剂:40%氧化乐果、10%扫螨净.
四、蚜虫
一年发生十几代,分长管蚜、三叉蚜两种,繁殖力强,气温在16~22℃时,4~5天可以繁殖一代,穗蚜能引起爆发成灾,5月上中旬是麦长管蚜繁殖高峰,一但气候适宜集中在穗部危害。防治药剂:氧化乐果、敌敌畏、吡虫啉、吡蚜酮等药剂。
五、吸浆虫
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园茧在土壤中越冬,4月上中旬幼虫开始上升化蛹。防治关键抓住中蛹期4月20日前后撒毒土,乐斯本、毒死蜱效果较理想,4月下旬可以用敌敌畏补治成虫。
六、小麦纹枯病
常发性病害,小麦三叶期前后开始见病斑,返青后发病加重,拔节期达高峰。肥水条件好生长旺盛的田块发病重,适宜温度20~24℃。防治药剂:粉锈宁、井冈霉素、纹霉清、井·蜡芽、戊唑醇。
七、白粉病
叶片、叶鞘、茎秆、穗头都会受害,病株萎缩、叶片发黄成穗很小。症状初期叶片上出现霉点,渐渐扩大成椭圆形病斑,呈白粉状霉层后变白色至淡褐色。阴雨天多、湿度大、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病菌繁殖快。过密、荫蔽、偏施氮肥,恋青倒伏,病害发生有利。适宜温度20℃,超过25℃发展不利。防治药剂:粉锈宁。
八、锈病
又称黄疸,分叶、杆、条锈三种,以条锈为主,苗期发病不好识别,后期区别条锈成行、叶锈乱、杆锈是个大褐斑。三种锈病发生对温度要求不同,条锈温度9~16℃,叶锈温度15~22℃,杆锈温度18~22℃。防治药剂:粉锈宁。
九、赤霉病
又称烂麦头, 小麦上主要病害,发生条件主要决定于抽穗扬花期温湿度和降雨量,发病适宜温度24~28℃,相对湿度80~100%,4月下旬阴雨连绵,潮湿多雨可能大流行。典型的气候性病害,发生特点:迟麦重于早麦,水田重于旱田,白麦重于红麦,湖地重于岗地。防治药剂多菌灵。
十、麦田化除
秋季化除,省工、省水、省药,效果好。麦田草相:旱田阔叶杂草以猪殃殃、大巢菜、婆婆纳、牛繁缕、播娘蒿、田旋花、刺儿菜等为主;水田以看麦娘、野燕麦等单子叶为主。
杂草出苗后2~3叶期,气温平均达到5℃以上,使用除草剂,杂草叶片吸收快,除草剂药效稳定,除草效果明显,使用过迟,杂草产生抗性,导致用药量加大,麦苗受影响,同时造成药害。
单子叶杂草选用麦极20~30克/亩或骠马50毫升/亩。
阔叶杂草选用使它隆50毫升/亩或麦喜10毫升/亩或阔极40克/亩。
单双子叶杂草选用阔世玛20克/亩。
二○○九年九月十日
v)y0C3F6IaLdOgSjVnYq!t*w-z1D4G8JbMeQhTkWoZr%u(x+B2E5H9KcOfRiUmXp#sv)z0C3F7IaLdPgSjVnYq$t*w-A1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