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b. 多组分定量方法 根据吸光度具有加和性的特点,在同一试样中可以测定两个 以上的组分。假设试样中含有x,y两种组分,将它们转化为 有色化合物,分别绘制其吸收光谱,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 (a)情况时组分x和y互不干扰 ,可以分别在λ1和λ2 两个波长下测定两种物质的含量。 (b)情况下组分x干扰组分y的测量。此时对组分y要用解方程的方法测定。 * (c)情况下组分x和组分y相互干扰,要通过解方程组的方 法实现分别测定。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在λ1 和λ2处分别测定混合物吸光度 和 用x和y的纯组分,可以分别测得λ1 时的 和 以及 λ2 时的 和 根据吸光度的加和性原则,可列出 方程式组: Cx和Cy值可通过解联立方程求得。 * 内容选择 第一节 紫外吸收光谱基本原理 principles of ultraviolet spectrometry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utraviolet spectrometer 第三节 紫外吸收光谱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ultraviolet spectrometry 结束 * ?max=171nm 助色基团取代,使得 ? → ? * 发生红移。 (1) 不饱和脂肪烃 π→π* 跃迁 * 随着共轭体系的延长, ?→?* 跃迁的吸收带将明显向长波方向移动,吸收强度也随之增强,当有五个以上共轭时,吸收带已落在可见光区。 165nm 217nm ?? ? ? ?? ??? ?? ?? (2)共轭烯烃中的 ? → ?* * 它的波长及强度与共轭体系的数目、位置、取代基的种类等有关,共轭双键愈多,深色移动愈显著,甚至产生颜色。 具有共轭双键的化合物,由于生成大π键使键能降低,所以吸收峰波长就增加,生色作用大为加强。 * K吸收带:共轭双键中π-π*跃迁而产生的,其吸收峰位于217~280nm之间。 吸收强度较大,随着共轭体系的增长,K吸收带的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吸收强度也随之加强。 * R吸收带: 是n-π*跃迁产生的,其吸收峰位于300~400nm 之间,吸收强度弱。 * 乙酰苯紫外光谱图 羰基双键与苯环共轭:K带,强吸收;取代基使B带简化; 氧上的孤对电子: R带,弱吸收。 C C H 3 O n→ ?* ;R 带 ? → ?*;K 带 * E吸收带: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由芳香族化合物的π-π*跃迁而产生。E吸收带常分为E1和E2吸收带。E1带常出现在185nm处强吸收,E2带为出现在204nm处较强吸收。 (3)芳香烃及其杂环化合物 * E1带180?184nm;? =47000 E2带200?204 nm ? =7000 苯环上三个共扼双键的 ? → ?*跃迁特征吸收带; B带230~270 nm ? =200 ? → ?*与苯环振动引起; 含取代基时,B带简化,且向长波长方向红移。 ? ?max(nm) ? max 苯 254 200 甲苯 261 300 间二甲苯 263 300 1,3,5-三甲苯 266 305 六甲苯 272 300 * B吸收带:是芳香族化合物的π-π*跃迁而产生的精细结构吸收带,其吸收峰位于230~270nm之间,B吸收带的精细结构常用于判断芳香族化合物,但是当苯环上有与苯环共轭的取代基或在极性溶剂中测定时,这些精细结构会简化或消失。 * * 二取代苯的两个取代基在对位时,εmax和波长都较大,而间位和邻位取代时,εmax和波长都较小。 如果对位二取代苯的一个是推电子基团,而另一个是拉电子基团,深色移动就非常大。 * 4. 立体结构和互变结构 顺反异构: 顺式:λmax=280nm; εmax=10500 反式:λmax=295.5 nm;εmax=29000 互变异构: 酮式: λmax=204 nm 烯醇式:λmax=243 nm * n-?* 跃迁产生的吸收峰,随溶剂极性增加,发生蓝移; ?-?* 跃迁产生的吸收峰,随溶剂极性增加,发生红移。 5. 溶剂效应 * 随溶剂极性增加,吸收光谱变得平滑,精细结构消失。 * 三、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ultraviolet spectrometry of inorganic compounds 金属配合物的紫外光谱产生机理主要有两种类型: 1. 配位场 d-d 电子跃迁和 f - f 电子跃迁 在配体的作用下过渡金属离子的 d 轨道和镧系、锕系的 f 轨道裂分,吸收辐射后,产生d-d、 f -f 跃迁;这种必须在配体的配位场作用下才可能产生的跃迁也称配位场跃迁; 摩尔吸收系数ε很小,对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自愿赠予钱财协议书.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山西版(2017)第二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一级资质单位.pdf VIP
- 1:2023年地形图项目测绘(航测)技术设计书.docx
- 北京798艺术区改造案例分析.doc
- 跨学科实践:调查机械并制作机械模型(教学设计)物理苏科版2025九年级上册.docx
- 新质生产力系列专题(七):科技股盈利提升之路有哪些?.pdf VIP
- 新质生产力系列(三):耐心资本赋能新质生产力投资-240621.pdf VIP
- 《法学研究》论文编辑格式及注释体例.docx VIP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第2版)-教案 李国强 第4章 发现创业机会.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