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漏湖富营养化对浮游生物影响的生态学研究
溻湖富营养化对浮游生物影响的生态学研究
摘 要
江苏漏湖地处我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地带,是苏南地区仅次于
太湖的第二大湖泊。在水资源供应、灌溉、航运、旅游、防洪和水产
增养殖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涌湖的生态环境是区域社会和经济
‘
发展的支柱,还要为当地社会发展无可推卸地继续承担污染物净化等
生态服务,维护和保障涌湖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输入涌湖的营养物也在不断增加,从而构
成了对水体生态系统不断的环境压力,涌湖富营养化已十分严重。然
而,近十年来有关涌湖的浮游动植物的研究十分缺少,限制了人们对
漏湖富营养化机理及生态系统响应的深刻认识。
为了探寻涌湖生态健康迅速恶化的成因,解决湖泊渔业发展和环
境保护的矛盾,本文研究了湖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空间分布、季节
演替以及历史变化,并且探讨了浮游生物资源量的预测模型,估算了
漏湖滤食性鱼类的鱼产潜力。具体的研究结果和主要结论如下:
1. 涌湖水质的理化特性及其变化: .
一般在5mg/L左右。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无机氮和总磷年均
漏湖富譬i养化对浮游生物影响的生态学研究
值为分别为5.11
mg/L、5.29mg/L、1.165mg/L和0.214mg/L。涌湖的
营养状态处于富营养期,且富营养化程度由北向南逐渐减弱。氮磷物
质含量明显上升是造成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上游来水水质恶化和网
围养殖过密造成水质污染和湖泊环境功能破坏,从而导致氮磷累积。
2. 涌湖浮游藻类群落特征
在2004.2006年期间,对涌湖浮游藻类进行了周年研究,结果表明:
漏湖整个湖区均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共鉴定出267种浮游藻类,其中
蓝藻门36种,硅藻门59种和绿藻门130种。优势种主要有是铜绿微囊藻
(施c阳c声出口e厂“g伽傩口)、不定微囊藻(M玩cP厂纪)、点状平裂藻
(肌,-括俄印ed玩p琵万c绍纪)、微小平裂藻(M泐跖泌加口)、线形棒条藻
密度年平均值为4871.09×104ind./L,生物量年平均值为7.302
mg/L。密
度秋季最高,生物量春、秋季较高。全年浮游藻类密度均以蓝藻占绝
对优势。绿藻生物量最高,年均值占总藻类生物量的25.06%。其次是
硅藻和蓝藻(主要是微囊藻和平裂藻),分别占总藻类生物量的22.96%
和20.57%。春季藻类物种多样性最高,多样性指数与其藻类密度负相
关而与藻类生物量正相关。
3. 涌湖浮游动物群落特征
两年共鉴定的浮游动物种类有179种。其中,原生动物69种,占全
部浮游动物种类数的38.55%;轮虫70种,占39.11%;枝角类32种,占
,
。
17.88%;桡足类8种,占4.47%。原生动物优势种为锥形似铃壳虫
II
涌湖富营养化对浮游生物影响的生态学研究
似铃壳虫(Z啪,z∥)等。轮虫的优势种为萼花臂尾轮虫(所口c乃iD,z“s
c口纱c汐D,.比s)、前节晶囊轮虫(彳印肠甩幽,z以p,.汤如,z勉)、刺簇多肢轮虫
(而矽口砌豫^磁兢g勉)、长三肢轮虫(只加缸面儿g括g绍)、裂足臂尾轮虫
(鼢泐c们口讲v伽fcD朋括)和较大三肢轮虫(F加口如,.)。枝角类优势
种为长肢秀体滔(Df哆础口,zDso腕口彪“幽f册6e曙砌,l“小)、短尾秀体涵
Dv以凰)、秀体尖额潘∽如,z口
(D.6旭咖“朋所)、卵形盘肠潘(C砂如朋s
疣印力口,z口)、肋形尖额涵∽.c∞幻砌)、长额象鼻涵(胁朋伽乜fD,zgz脚印括)、
发头裸腹潘(胁伽口陀c“聊f廊)。桡足类优势种类为冬春季的近邻剑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