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章 关系数据理论 教学目的:①关系模式的异常问题 ②函数依赖 ③Armstrong公理 ④闭包及其计算算法 ⑤最小依赖集和候选码的求解方法 ⑥1NF,2NF,3NF和BCNF的概念 ⑦模式分解的等价标准 重点难点:①Armstrong公理系统 ②最小依赖集和候选码的求解方法 ③如何将模式分解为1NF,2NF,3NF和BCNF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10节理论课+ 2节习题课 6.1 问题的提出 第一类问题是数据冗余太大,这表现在: 总字节数=(5+10+10+2+5+20+2+2)*8=448B 关于学生张三的sname、sdept和Sage在关系中出现了五次。这样,一方面浪费存储空间,另一方面系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来维护数据库的完整性。 第二类问题是更新出现异常,这表现在: (1)修改异常:如果把张三同学的sdept改为“数学”,那么它要修改5次,在维护D表时不够小心的话,可能我只修改了四次,漏掉了一个,那么张三同学的sdept的值就有两个(计算机,数学),这样造成数据不一致。 (2) 插入异常:此表的主关键字是(sno,cno),那么这两个字段不能为空。在这个数据表中,如果我们要插入一门课程的信息,但此课程本学期不开设,故无学生选读,这样就无法将这门课程的信息存入到数据表中,这就使表在功能上产生了极不正常的现象。如果在Sno和Sname两属性上定义了非空约束,上述元组的插入就是非法操作。(该插入的数据不能插入。 ) (3) 删除异常:如果在这个数据表中0003的王五同学因病退学,因而有关他的元组在数据表中就被删除,但遗憾的是在王五的有关情况删除时,连课程“C语言”的有关信息也同时被删除了(因为在这个数据表中,只有在王五这个元组中记载有 “C语言”课程的有关信息),并且在整个数据表中再也找不到有关课程“C语言”的有关信息了。这就叫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也是数据表中的一种极其不正常的现象,这种现象就叫删除异常。(不该被删除的数据被删除。) 问题的分析 这两类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关系的结构。一个关系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候选键,其中一个可以选为主键。主键的值唯一确定其他属性的值,它是各个元组之间区别的标识,也是一个元组存在的标识。这些候选键的值不能重复出现,也不能全部或者部分设为空值。本来这些候选键都可以作为独立的关系存在,而现在却不得不依附于其他关系而存在。这就是关系结构带来的限制,它不能正确反映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况。 如果在构造关系模式的时候,不从语义上研究和考虑到属性间的这种关联,而简单地将有关系和无关系的、关系密切的和关系松散的属性都随意编排在一起,就必然发生某种冲突,引起某些“排它”现象出现,即冗余度水平较高,更新产生异常。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将关系模式进行分解,也就是进行关系的规范化。 6.2 规范化 关系数据库中关系规范化问题在1970年Codd提出关系模型时同时被提出来。 关系模式必须是规范化的,规范化的最基本要求是关系的每个分量必须是不可再分的数据项。但是,并不是所有满足基本要求的关系模式就是一个好的关系模式,一个好的关系模式必须能很好的反映现实世界。为了说明一个好的关系模式如何能真实的反映现实世界,必须首先要研究关系模式中属性之间的数据依赖关系。 定义6.1 : 设有关系模式R (U),属性集合U={A1,A2,…,An},X,Y是U的子集,设u,v是关系r中的任意两个元组,若有u[X]=v[X],就有u[Y]=v[Y](即r中不可能存在两个元组在X上的属性值相等,而在Y上的属性值不等。换句话说,对于任一个关系R中的任一元组在X中的属性值确定后则在Y中的属性值必确定),则称Y函数依赖于X或称X函数决定Y, 并记作X→Y,而其中X称为决定因素,Y称为依赖因素。 2、平凡函数依赖与非平凡函数依赖 设函数依赖关系X→Y ,若满足Y? X,则称此函数依赖是非平凡的函数依赖。在本章中若无特殊声明,凡提到函数依赖时总认为指的是非平凡的函数依赖。 设函数依赖关系X→Y ,若满足Y? X,则称此函数依赖是平凡的函数依赖。 若X→Y,Y→X,称为X←→Y 定义6.2: R( U )中如有X,Y?U,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余安全知识培训.pptx VIP
- 有理数的乘方--2.3.2科学计数法(市级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公开课)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VIP
- 2025年江西省“振兴杯”电子设备装接工项目技能实操样题.docx VIP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程:二级WPS Office高级应用与设计》全套教学课件.pptx
-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监理细则——最终版.doc VIP
- 剪纸劳动课课件.pptx VIP
- YS12,YG12:机器安装后的调整步骤.pdf VIP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5课《走近科学家》课件.pptx VIP
- 公司车辆处理违章委托书范本模板.docx VIP
- 2025年江苏省高职院校提前单招数学模拟试题汇编 完整版2025.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