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莩未拜玄 2008年第5期
思想与皇权的协调
论孝观念从孑L孟到 《白虎通义》的转变
方光 华
摘『 要]孝是先秦儒家提 出的整合社会的思想观念之一,到 《白虎通义》已经成为社会核 心·价值规范。
但关于孝的讨论 ,从孔孟经苟子、董仲舒到 《白虎通义》,无论在孝的源 由、内涵、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发生
了变化,这一变化既反映了儒学理论 自身矛盾的发展,也有皇权意识的制约与渗透。孝从孔孟到 《白虎通
义》的变化过程 ,反映 了儒家思想上的观念如何转化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一般过程。
关『键词]孝 孔孟 苟子 董仲舒 白虎通义 皇权
[中图分类号]B222;B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 (2008)05—0017—07
一 、 关于 “孝”的缘由的讨论
按照孔孟的解释 .孝基于人的血缘亲情之爱。譬如为父母服三年丧 .就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
答 ,它出自人的不忍之心。 (《论语 ·阳货》)当子女把对父母长辈发 自内心的关爱表达出来 ,可以称之
为孝。正因为孝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性 ,曾子 曾经把它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而荀子认为,孝不是人的本性 ,而是 由君子圣人教化 的结果。他说 :“夫子之让乎父 ,弟之让乎兄;
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 ,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 ,礼义之文理也。故顺情性
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 (《荀子 ·性恶》)孝悌并不是人性的自然舒展 ,而是礼义熏陶使然。
他假托尧舜答问日:“尧问于舜 日:人‘情何如?’舜对 日:人‘情甚不美.,又何问焉 !妻子具而孝衰于亲,
嗜欲得而信衰于友 ,爵禄盈而忠衰于君。” (荀《子 ·性恶》)如果没有礼义教化,人是不会有孝亲、忠君
的表现的。可见孝亲 、忠君的道德行为乃是后天形成的,是圣人君子教化的结果。
西汉中期,董仲舒指出:孝是 “天道”对人的启示。他说 :“君 臣父子夫妇之义 .皆取诸阴阳之道”。
(《春秋繁露 ·基义》)因为 :“天有五行 ,一 日木 ,二 日火,三 日土,四日金 ,五 日水。……木生火 ,火生
土,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此其父子也。木居左 ,金居右 ,火居前 ,水居后 ,土居中央,此其父子
之序也。相受而布 ,是故木受水,而火受木 ,土受火 ,金受土 ,水受金也。诸授之者 ,皆其父也。受之
者 ,皆其子也。……故五行者,乃孝子忠臣之行。” (《春秋繁露 ·五行之义》) 自然界离不开阴阳五行
有规则的运行 ,而阴阳五行的不变次序也是父子关系的根据。具体而言,五行有相生的关系,生者反映
的是父道,所生者反映的是子道。从木主生而火主养 、金以死而水主藏的五行特征中,从火乐木而养 以
阳、水克金而丧以阴以及土竭忠以事火的基本关系中,可推知出孝是子女应该执守的准则。
《白虎通义》对人的性情有专门讨论 ,但没有将它与孝联系起来,它有关 “孝”的根据的解释主要
参考和发展了董仲舒的阐释 :“君臣法天,取象 日月屈伸 ,归功天地。父子法地 ,取象五行转相生也。夫
作者简介 方光华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博士生导师 (陕西 西安,710069)。
一 17—
维普资讯
妇法人 ,取象人合阴阳,有施化端也。” (《白虎通义 ·三纲六纪》)其 《五行》篇说 :“子顺父 ,臣顺君 ,
妻顺夫 ,何法?法地顺天也。男不离父母 ,法火不离木也。女离父母 ,何法?法水流去金也”。又说 :
“木生火,所以还烧其母何? 日:金胜木 ,火欲为木害金。金者坚强难消,故母 以逊体助火烧金,此 自
欲成子之义。”所以孝完全是五行规律的昭示 ,是无容置疑的最高真理。
关于儒家论孝的根据的上述变化 ,已经有学人在讨论有关孝的问题时曾有所关注,但对孝为何会发
生观念上的转变 ,语焉不详。[1l2[l3[l4[l有人认为,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对人性有了重新思考,对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