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完整课件 第章 土的渗透性.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流土与管涌的判别——渗透变形的形式与土的类别、颗粒级配以及水力条件等因素有关。 黏性土由于粒间具有黏聚力,黏结较紧,一般不出现管涌而只发生流土破坏;一般认为不均匀系数Cu10的匀粒砂土,在一定的水力梯度下,局部地区较易发生流土破坏 。 对Cu10的砂和砾石、卵石,分两种情况: 1.当孔隙中细粒含量较少(小于30%)时,由于阻力较小,只要较小的水力坡降,就易发生管涌; 2.如孔隙中细粒含量较多,以至塞满全部孔隙(此时细料含量约为30%-35%),此时的阻力最大,一般不出现管涌而会发生流土现象。 三、例题分析 【例】某土坝地基土的土粒相对密度Gs=2.68,孔隙比e=0.82,下游渗流出口处经计算得水力坡降i为0.2,若取安全系数Fs为2.5,试问该土坝地基出口处土体是否会发生流土破坏 。 【解】 临界水力坡降 由于实际水力坡降i =0.2[i],故土坝地基出口处土体不会发生流土破坏。 允许水力坡降 §2-4 渗流工程问题与处理措施 一、渗流工程问题 1.地下水的浮托作用 地下水不仅对水位以下的土体产生静水压力和浮托力,并对建筑物基础产生浮托力 2.地下水的潜蚀作用 在施工降水等过程中产生水头差,在渗流作用下发生管涌,将细颗粒冲走,破坏土的结构。通常产生于粉细砂、粉土地层中。 3.流砂 流砂在工程施工中能造成大量的土体流动,使地表塌陷或建筑物的地基破坏,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影响建筑工程的稳定。通常易在粉细砂地层中产生,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基坑开挖、埋设地下管道、打井等工程活动中常出现 。 4.基坑突涌 当基坑下部有承压水层时,开挖基坑减小了底板隔水层的厚度,当隔水层较薄经受不住承压水头压力,承压水头压力就会冲毁基坑底板,这种现象称为基坑突涌。 二、防渗处理措施 1.水工建筑物渗流处理措施 水工建筑物的防渗工程措施一般以“上堵下疏”为原则,上游截渗、延长渗径,下游则保证渗流通畅,减小渗透压力,防止渗透变形 。 ①垂直截渗 主要目的:延长渗径,降低上、下游的水力坡度。若垂直截渗能完全截断透水层,防渗效果更好。垂直截渗墙、帷幕灌浆、板桩等均属于垂直截渗。 ②设置水平铺盖 上游设置水平铺盖,与坝体防渗体连接,延长了水流渗透路径。 黏土铺盖 ③设置反滤层 砂垫层 水位 加筋土工布 回填中粗砂 抛石棱体 设置反滤层,既可通畅水流,又起到保护土体、防止细粒流失而产生渗透变形的作用。反滤层可由粒径不等的无黏性土组成,也可由土工布代替,上图为某河堤基础加筋土工布反滤层。 ④排水减压 黏性土 含水层 减压井 为减小下游渗透压力,在水工建筑物下游、基坑开挖时,设置减压井或深挖排水槽 2.基坑开挖防渗措施 ①工程降水 采用明沟排水和井点降水的方法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在基坑内(外)设置排水沟、集水井,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排水沟或集水井排出。 原地下水位 明沟排水 原水位面 一级抽水后水位 二级抽水后水位 多级井点降水 要求地下水位降得较深,采用井点降水。在基坑周围布置一排至几排井点,从井中抽水降低水位 。 ②设置板桩 沿坑壁打入板桩,它一方面可以加固坑壁,同时增加了地下水的渗流路径,减小水力坡降。 钢板桩 ③水下挖掘 在基坑或沉井中用机械在水下挖掘,避免因排水而造成可能导致流砂的水头差。为了增加砂的稳定性,也可向基坑中注水,并同时进行挖掘 。 §2-5 流网及其应用(自学) 一、平面渗流基本微分方程 ①与kx, kz无关  ②满足它的是两个共轭调合函数 ——势函数和流函数 连续性条件 达西定律 假定 Laplace方程 特点 描述渗流场内部的测管水头的分布,是平面稳定渗流的基本方程式 1. 基本方程 2. 求解方法 确定渗流场内各点的测管水头h的分布 基本方程 边界条件 定解条件 二、流网的特征及应用 流 网——渗流场中的两族相互正交曲线——等势线和流线所形成的网络状曲线簇。 流 线——水质点运动的轨迹线。 等势线——测管水头相同的点之连线 。 流网法——通过绘制流线与势线的网络状曲线簇来求解渗流问题。 H △h 0 基本要求 1. 正交性:流线与等势线必须正交 H △h 0 l s l s 2. 各个网格的长宽比c应为常数。取c=1,即为曲边正方形 5. 在边界上满足流场边界条件要求,保证解的唯一性。 3.相邻等势线的水头损失相等 4.各流糟的渗流量相等 测管水头 h 实际应用 确定孔压 确定流速 确定流量 水力坡降 H △h 0 l s l s M—流道数 第二章 土的渗透性 §2-1 概述 §2-2 达西定律 §2-3 渗透力与渗透变形 §2-4 渗流工程问题与处理措施 §2-5 流网及其应用

文档评论(0)

ygxt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